剧情介绍
前言
1949年9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顺利落幕。
这次会议可谓是里程碑式的存在,它不仅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还确定了国都为北京、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国旗是五星红旗。
可以说,这次会议奠定了中国后面几十年的发展基础。
当晚,参加会议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庆功晚宴。而此时来自河南的25岁农民代表曹铁,眼神激动地盯着某个方向,循着那个方向望去,正是刚刚担任了中国第一任主席的毛泽东。
曹铁离毛主席只有两个座的距离,大家觥筹交错的时候,突然他猛地站起,双手端起酒杯大声喊道:“毛主席,向您敬酒!”
众人有些惊诧,晚宴开始前,大家都想向毛主席敬酒,可是真的到了晚宴的时候,大家又不敢有什么动作了,这个叫曹铁的代表,敢第一个向毛主席敬酒,胆子可真是不小哩!
毛主席面带微笑地站了起来,举杯一饮而尽:
“我记得你哩,曹铁!你还有个外号叫‘曹大胆’!”
曹铁脸色通红,十分激动地说道:“是哩!是哩!”
桌上其他代表看了,也是纷纷站起身来敬酒,此时一旁的周恩来总理连忙劝阻:“毛主席不能多喝酒,刚才那一杯就代表大家哩!”
众人听言连忙坐下,放下了酒杯,大家十分羡慕地看着曹铁,这样的话,他就是唯一一个在晚宴上,和毛主席喝了酒的人。
那这个曹铁究竟是何人?
(1)曹大胆
翻看曹铁一生履历,其实可以发现,这完全是一部“许三多”成长记。
相同的是,他和“许三多”一样,都是出生在贫困的农村,而且在很早的时候,他就尝遍了生活的艰辛;而不同的是,他的性格和“许三多”截然不同。
1924年8月,曹铁降生在河南省郏县(jiá)一户农民家庭,那个年代的农民,基本上都是在地主的剥削下苦苦生存的,在曹铁很小的时候,他就到地主家去放牛,当然地主是不给钱的,只是发一些他们吃剩下的饭菜。
除此之外,地主还经常对曹铁毫无缘故地打骂。
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曹铁,恨透了旧社会的种种现象,也恨透了剥削他们这些底层人民的地主,因此,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些现象,打破这些桎梏。
也正是那时候,他知道了有一支叫红军的部队,是专门为劳苦人民做主的,不过还没等他长大去找红军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
日军如同蝗虫一般,狠狠地啃食着中华大地,中华民族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大地风雨飘摇,而最为受苦的,就是那些底层百姓。
1937年10月,日军占领河北磁县,随即准备强渡漳河,进犯安阳。安阳是河南的门户之地,一旦有失,豫地的北大门基本上就被打开了,所以安阳之地极为重要。
可是就算据守安阳的国民革命军战士奋不顾身,悍不畏死,但最后还是让日军攻占了安阳郊外最主要的车站阵地。
日军占领车站后,集中各类炮火,直接对安阳城实行了覆盖式的轰击,安阳城池随后被攻陷。日本人占领安阳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迅速“清扫”豫地的各个村庄,当时曹铁的家乡更是惨遭多次掠夺。
就在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的时候,血气方刚的曹铁站了出来。
有一次,日本鬼子像往常一样,带着几个狗汉奸,又来到了曹庄作威作福,而很快,这几个日本鬼子又不知道为什么,对着一个无辜的村民开始了百般毒打。
村子里的人敢怒不敢言,纷纷在门缝里偷偷观望着,有的年轻后生想要冲上去救他,可是他们都被旁边的人死死拉住,而就在那个村民奄奄一息的时候,曹铁从后面大吼一声,冲了过去。
而他手上拿着一把刚刚从家里翻出来的土枪。
那些鬼子被他的吼声吓了一跳,其中一个鬼子刚想回头看时,“砰”的一声,巨大的血花便从他的胸前绽开,那鬼子直楞地倒在了地上。
这一枪,正是曹铁射出的。
其余的鬼子听到枪声,连忙举枪就打,可是曹铁早就机灵地跑到了遮挡物后面,躲过了他们的子弹。
村子里其他的鬼子,听到枪声,连忙往这边赶,而一旁的百姓们,也连忙散去。曹铁一看这架势,知道自己不能在村子里停留了,得立刻撤离!
于是他又连忙放了一枪,土制枪械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直接打飞了一个想要摸上来的鬼子,顺着鬼子倒下的空挡,曹铁连忙跑了出去。
前面不远处就是大山,只要进了山里,小鬼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找不到他的。曹铁自小是干农活出身,身体素质比这些小鬼子好得不是一丁点,聚集过来的日军,追赶了一阵,发现曹铁早就没了踪影,于是便气急败坏收队回去了。
但小鬼子可不是能吃亏的主,不久后。几个小鬼子又准备前往曹庄,准备“报复”一番。
七、八名小鬼子气势汹汹地往曹庄赶,可是他们在经过一道山谷的时候,曹铁突然出现在他们的上面,不过与之同时的,还有几十个精壮的村民,他们每人都拿着一杆土枪,正冷峻地看着山谷下的鬼子。
“给我打!”
曹铁呵道,随即抬手一枪,把最前面的一个鬼子的天灵盖给掀飞了,而其余的人听到他的命令,也是纷纷开枪。一时间,山谷之间如同下起了弹雨,如雷的轰鸣声,不断在山谷中炸响。
那些鬼子哪里反应地过来,几乎就是一个瞬间,这7、8 名鬼子直接被打成了筛子,而山谷上的众人,见歼灭了鬼子,也没有直接离去,而是快速地从上面下来,开始掩埋鬼子的尸体,打扫战场。
曹铁之前就和他们说好了,要埋伏这股鬼子,不能只靠一股血气之勇,必须要考虑事情发生后的后果。所以埋伏的地点,绝对不能是在曹庄附近,而且在埋伏完之后,一定要把鬼子的尸体清理掉,否则让鬼子知道了,遭殃的还是乡亲们。
当几十个村民做完这一切,回到村子的时候,大家都是压抑不住地高兴,这以往都是鬼子打他们,杀他们,哪有他们反杀鬼子的份?可今天不一样,往日里那些嚣张到不行的鬼子,还不是在他们的齐射下,变成了一具具尸体。
当然,他们也知道,要是没有曹铁带着他们,他们是没有这个胆子的,因此从那以后,曹铁便有了个“曹大胆”的外号。
而曹铁敢做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在说服了村子里的人之后,曹铁还在村子里拉起了一支“打鬼”小队。
他们这个“打鬼”小队,专门对付那些落单的鬼子,有一次,几个日本兵抄近路,准备从紫云山到襄城县(河南许昌),但由于他们不知道方向,便在那附近迷路了。
曹铁得到消息后,二话不说就集结起村子里的“打鬼”小队,十几个年轻人带上土枪赶到了几个鬼子的附近,他们打探到鬼子的位置后,便在他们必经之路的树林里埋伏好。
等日本兵过来后,像山谷那次一样,如法炮制,曹铁第一个开枪,然后十几人一同齐射,结果,那些鬼子又像上次一样,都没有反应过来,便被打成了肉泥。
全歼鬼子后,大家再次快速打扫战场,然后清理完各自的痕迹之后,迅速离去,
后来曹铁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笑呵呵地说道,当时再也没有鬼子敢走那个地区了,那些鬼子都以为那里有什么“古怪”的东西。
而自那次以后,他“曹大胆”的绰号传播地更远了。
(2)郏县剿匪记
1945年8月15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记忆的日子。日本天皇裕仁在这一天,以广播的形式宣读了《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但其实这投降的背后,远不止我们看到的这些。
有两件值得讨论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当时日本投降是经过颇多曲折的,虽然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已经把日本给打得“服服帖帖”了,而且最重要的是,8月份广岛被一颗,日本人从来没有见过的原子弹,给直接推平了。
但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陆军大臣阿南惟几,仍然不想接受日本内阁提出的无条件投降,以他为代表的日本军方,觉得日本尚还有一战之力!
但就在这个关口,长崎上空再度被扔下了一颗原子弹。
这下,阿南惟几不敢有什么侥幸了,虽然同意投降,但是他希望日本是“有条件投降”,比如日本在投降后,盟军不能进入日本本土。内阁众人就像看傻子一样看他,战争已经打到了这个时候,他怎么还妄想着这种条件?
最后还是天皇裕仁出面,拍板定下了“无条件投降”,而在《终战诏书》宣读的那天,阿南惟几在自己宅内,切腹自杀。
第二件事情,可能大家也知道,当时所谓“最高领袖”的蒋介石,在那一天,与苏联达成了一份协定,这份协定把近 157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中国的疆土给推了出去。
……
虽然在日本投降的那一天,引起了诸多链式反应,历史的轨迹不断地转变着,但曹铁作为一名历史轨迹下的小人物,他在听说日本投降后,心里是止不住的高兴。
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带来的创伤,只有他们这些底层百姓才知道,这其中苦楚,如果不是和他们一样的劳苦大众,又怎么能明白呢?
所以不管日本投降背后有什么,他都觉得这个时刻是极为畅快的。
可就在曹铁准备一心一意地过好日子的时候,这时国共内战又猛然爆发。1946年6月26日,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军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位于长江、黄河、淮河等之间,以河南为中心,连接皖、苏、鄂、陕四省),自此掀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狼烟一起,民不聊生。
曹铁不知道为什么国民党在打退日寇后,要再挑起战火,他心中像是有一团火一样,无处宣泄,可是他又无力阻止这战争的到来。
但曹铁觉得他必须要做些什么。
有一次,他得到消息,解放军的部队在郏县附近遭到了国民党地方武装力量的阻击,一时间前路被阻。曹铁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这支解放军的部队一旦耽搁太久了,可能会使战局受到很大的影响。
他当即启程,冒着枪林弹雨找到了解放军,然后带着他们走了其他隐秘的小道,在临别之时,一个解放军连长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连声道谢,然后带着部队匆匆离去了。
曹铁看着连长激动的脸色,心里说不出的自豪,他作为一个小百姓,也能为解放事业做出一点贡献了。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全面反攻时期。
当年10月,解放军陈谢兵团三八六旅为开辟豫西革命根据地,冒着追兵近在咫尺的危险,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分兵两路直接歼灭了郏县守敌,从而解放了郏县。
曹铁和郏县的群众们纷纷涌上街头,为解放军大声喝彩。
不过郏县虽然解放了,可当地的老百姓还是没有过上好日子,为什么这样讲呢?当时黄河有四次决堤,河南当地的旱灾、蝗灾几乎没有间断,这也导致河南常年是颗粒无收。
这种环境下,穷人想活命,大都走上了落草为寇这一条路,同时蒋介石正面战场连连受挫,他为了搅乱解放根据地,就安排很多特务联合土匪,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行动。
从全国的匪患来看,河南最为严重。曾有文献记载,河南匪患最严重的时候,曾经达到几十万之众,而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有十几万的规模。
同时,这些土匪还不是一般的流寇,他们是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正规军”,而且在国民党的隐秘支持下,他们的装备是不输正规军队的。有了这样的武力加持,他们在解放区内,也是没有什么顾忌,常常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他们在国民党的怂恿下,不仅血洗村庄、攻打县城,甚至还暗杀解放军的各级干部,当时刘亚楼都差点被他们打了黑枪(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
面对这种情况,曹铁再一次站了出来。
(3)给毛主席敬酒
当时郏县内大概有上百股土匪,而势力较大者有二、三十股,他们经常对郏县的村庄烧杀掠夺,而且有时候还会伏击解放军干部,最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对俘虏的人,通常是百般手段残害,丧心病狂而没有人性。
曹铁与当地的解放军政府商定之后,决定扩大县里武装部队的规模,专门成立剿匪小队,曹铁奔走全县,说服了很多游走在山里的猎人加入。
在众多经验丰富,又熟悉山林的猎人的帮助下,曹铁带着县城里的剿匪大队,连同解放军的配合,经过大大小小几十场的战斗,把郏县境内的所有土匪基本上剿灭一空。
在这个过程中,曹铁也是吃了不少苦。
有一次,郏县剿匪大队得到一个情报,说有几股土匪的头目将会在郏县西北的莲花山上聚会,曹铁得知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要是能把这股土匪围住,然后定点消灭,那郏县的剿匪大计,将会很大程度上被推动。
来不及多想,曹铁便带着剿匪大队立刻往莲花山上奔赴,本来他是想埋伏在四周,然后等解放军部队过来,可是那些莲花山上的土匪好像是得到了消息,准备逃窜。
曹铁眼看围堵计划要失败了,也是十分的着急,在一番思虑之下,他一咬牙对土匪发动了强攻,土匪见山下树影摇动,也摸不准来了多少人,便不敢贸然地冲出去。
本来曹铁想着能不能一鼓作气,剿灭这些土匪,但是这些土匪常年在山中作战,他们十分善用地形,在他们的拼死抵抗下,曹铁的剿匪大队,一时间竟然不能攻上山去。
双方的战斗就从白天,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剿匪大队的队员都随身携带了干粮,而那些土匪们也能靠着山中的果子、野物维持一段时间。就在土匪安然打起消耗战的时候,曹铁带着几名剿匪队员已经趁着夜色,偷偷地摸上了莲花山。
为了避免发出声响,曹铁等几人都是脱下鞋子慢慢前进,虽然他们被沿途的荆棘与尖石刺破了脚底,但是几人仍然是咬牙来到了土匪的附近。
而此时,山下的解放军部队也终于赶到,在曹铁他们的策应下,大伙终于把这股莲花山上聚集的土匪,给全部歼灭了。
此次行动表现突出的曹铁,也顺利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就在曹铁激动想着为解放事业做贡献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惊喜来到了他的面前。
1949年9月,正在带着大家一起劳动的曹铁,突然被喊到了县里当地的政府,县长告诉他,他被许昌地委给推选为农民代表,将赶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开国大典。
得知这个消息的曹铁,只感觉自己脑袋晕晕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县长激动地说道:“你知道哩?咱们全国的农民代表可只有16个,许昌地委可是跑遍13个县,最后才敲定你哩!”
“这个荣誉可不是你以前拿的那些奖可以比的哩,你是要见到毛主席的哩,是要站上天安城门的!不过你小子,也值得这个荣誉,这些年来,要是没有你,这郏县可没有这么好哩!”
……
就这样,还是晕晕乎乎的曹铁和众多代表来到了北京的中南海。
望着和家乡截然不同的北京,看着当时十分繁荣的四九城,曹铁不知怎么就有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受。
政协会议结束后,曹铁便来到了开国大典前的晚宴上,让他十分激动的是,他的位置就离毛主席只有两个座位,白天的时候毛主席主持了会议,并且致了开幕词,但离得很远,他只看到些轮廓。
现在不一样,在酒桌上他可是把毛主席看得清清楚楚,在晚宴开始的时候,很多代表纷纷向人民政府献旗,有的代表还向毛主席送来了,有民族特点的衣服。
曹铁看着眼前热闹的场面,心里也很激动。突然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猛地站起,双手擎起酒杯,向毛主席喊道:“毛主席,您敬酒!”
大家看着这个25岁农民代表突然的动作,也是有些惊讶,因为在酒桌上大家都想向毛主席敬酒,只不过这可是毛主席,谁敢敬酒?
不过毛主席笑眯眯地站起来,举杯一饮而尽,还说道:“我知道你的故事,曹铁是不是你哩?你还有个名字叫‘曹大胆’哩!”
曹铁激动地满脸通红,重重地点了点头。
其他代表也站起来,向毛主席敬酒,但被周总理婉言劝阻了:“毛主席不能多喝酒!曹铁同志这一杯就权当代表大家哩!”
后面,在那天的晚宴上,只有曹铁一个人向毛主席敬了酒,曹铁回去的时候,心里那是无比的开心。
后面到了10月1号,曹铁又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开国大典这一盛事,当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而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正式成立了。
而曹铁就站在毛主席身后第三排,他目睹了整个开国大典的过程,多年以后,他对当时场景依然能复述出来,用他的话说:
“那是流淌在你血脉里的感受!”
……
后记:
当年,毛主席派工作人员逐个问农民委员代表都需要什么,当时曹铁就说啥也不缺,就缺子弹,老家还有可多残余的土匪要打。
本来曹铁是随口一说,但没想到毛主席记在了心上,他特批了600发子弹,让人亲自送给了曹铁,而回到家乡后,曹铁就是用这些子弹消灭了不少土匪,而至今老人还保留着最后9发子弹壳。
而更让人敬佩的是,曹铁回去后在郏县当了基层领导,但他家中的所有子女,却没有因为他的身份沾一点光,因为曹铁不仅保持勤俭的作风,还对他的子女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
在曹铁退休的时候,他也是死活不让子女接他的班,更不让县里的领导为他的子女们安排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