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始加载,剩余 1 秒...
剧情介绍
面对郑庄公的无理挑衅,年轻好胜的周桓王终于忍无可忍,决定亲征讨伐郑国,开启了天子讨伐诸侯的先例。周天子与郑庄公交兵,从地位上看是不对等的,但这场战争还是发生了,战争的结局是周天子被郑国大将射了一箭,郑国派大臣祭足前去请罪,经过一番唇舌之辨,周桓王释放了祭足,郑庄公领兵返回新郑。
纵观这场周郑交兵,我认为这是一场属于麻秆打狼--两头害怕的战争。从周天子的角度看,他虽然位居九五,但是势力日渐衰微,诸侯已经逐渐将其边缘化,即便是响应他的号召出兵讨伐郑国,也是各怀异心。从郑庄公的角度看,郑国作为诸侯国,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导致周天子率领各路诸侯前来讨伐,从势头上看,郑国不占优势,从礼仪上看,郑国属于失礼一方。双方都有忌惮对方的心理。
即使如此,这场战争还是打响了,本来双方可以互相对峙,但是一个突发事件让这场战争到了无法回旋的地步。这件事就是郑国大将箭射王肩,周天子受伤,王师败退。这件事发生之后,郑庄公处于极为不利的被动局面,他并不想伤害周天子,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他也只好被动应对,于是大臣祭足自告奋勇到周天子大营内谢罪。
一直在营中等待消息的郑庄公可谓心急火燎,从他的推测,周桓王肯定要将祭足处死来出这口恶气,当祭足左等不回右等不回的时候,郑庄公的内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祭足一直不回来,郑国惹下的祸端可就大了,正当郑庄公准备亲自向周天子请罪的时候,祭足完好无损地回到了郑国大营,并将周桓王的原谅郑国的消息带给了郑庄公。
就这样,这场两头害怕的战争结束了。
猜你喜欢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