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 机械姬的后宫生存手册如何撰写?
终于,火爆了整个暑假的《延禧攻略》落下了帷幕。
从《甄嬛传》到《延禧攻略》,人们对清宫宫斗的喜爱可见一斑。看着甄嬛、魏璎珞一路智斗上位,现代人也有点“蠢蠢欲动”,频繁地将宫斗与职场联系在了一起。
但是,这怎么能满足各位“娘娘们”那颗争妍斗艳的心呢?智能时代的今天,我们不妨开一个脑洞——如果把机械姬放在清宫戏中,她能一路开挂,走上人生巅峰,啊不,机生的巅峰吗?

1. 傲视群芳的资本
选秀环节开始,这是宫斗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秀女们以及我们的机械姬就要大展自己的才华与美貌了,而在这个方面,机械姬作为现代ai产品,总是有点“看家本领”的。
日本东京大学就研制了一种名为"wd-2"的机器人,它的面部由一种特殊的合成材料制成,可以在电脑的精确控制下变形成任何人的模样,并做出各种栩栩如生的表情。
也就是说,机械姬能够随意变换自己的模样,不管是“白月光”还是“纯元皇后”,那都是手到擒来的事了。
甚至,机械姬可以集万家之长,将自己打造成最得“帝心”的样子,在年龄上,不管是豆蔻少女,还是半老徐娘,都可以轻松调整。

当然了,有相貌还是不够的。君不见,甄嬛凭借着“嬛嬛一袅楚宫腰”引起了皇上的注意,魏璎珞利用“金属导电”的原理报了仇……
由此可见,学识对于宫妃是多么重要。所幸,这点是机械姬完全不用担心的,比起知识库存,恐怕没有一个妃子能凌驾于机械姬之上。
在综艺《机智过人》中,就有人工智能表现出了写古诗的才华,虽然在情感和意象上略有不足,但也好几次瞒过了人们的眼睛。

接下来,就是机械姬获得皇帝宠爱,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成功抢镜“社会我魏姐”?当然不。
2. 失宠的隐患
外在条件固然重要,那也只是一方面,论美貌,论才情,机械姬大概都能拔得头筹,但稍不注意,冷宫的大门也随时为其敞开。
毕竟宫斗冠军嬛嬛曾说过,“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那么,机械姬在哪个方面不如人了呢?
在清宫戏里,我们往往能看到,后宫妃嫔们说句话都是十足的委婉,而这种委婉背后又可能有着语言陷阱。处于古代情境下的自然语言处理(nlp),绝对是机械姬的一大难题。
显然,在清宫这个大环境里,要机械姬听明白这些话里头的弯弯绕绕,面临的挑战真是太多了。
当然,机械姬也可以通过观察人们日常所忽视的语言习惯,追踪、分析人类的微表情、微行为,听出、看出人类的“言外之意”,从而与皇帝和嫔妃们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情。

3. 难以到达的巅峰
生育,成为了后宫妃嫔们固宠的手段。在历史上,往往是那些同时具备“母凭子贵”和过人政治才智的女性,才能成为封建历史上掌权的女性。
对于机械姬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一个儿子。然而,很抱歉,人工智能生孩子,真的是太为难人工智能了。事实是,机械姬既不像令妃那样能生养,又没有家世,上无承袭,下无继承,孤家寡人矣。
不过机械姬辅助生殖,倒是十分可行。ai辅助生殖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胚胎期间作出预测和干预,利用深度学习和算法模型检测最佳胚胎。
另一方面,则是发现精液当中精子的支援系统,以增加体外受精的成功率,机械姬大概能凭借自己的智能成功担任叶天士的职责。

4. 结论
综上所述,机械姬放在清宫戏里,谨慎一点,活还是能活很久的,至于得宠,恐怕不容乐观。这倒是给ai威胁论一个反击,一个连古代人都斗不过的机器人,现代人又有何惧呢?

2. 华为麒麟980:双核npu,全球首款7nm手机芯片正式发布
去年,华为发布的全球首款 ai 手机芯片麒麟 970 让世人惊艳。刚刚,在德国 ifa 2018 展会上,余承东发布了它的继任者:第二代 ai 芯片麒麟 980。
这款芯片采用 7nm 工艺,搭载业内首款双核 npu,将旗舰手机 cpu 的水平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发布会上,华为表示:作为全球第一块消费级 7nm 制程工艺芯片,麒麟 980 相较前代 10nm 的工艺在性能上提升 20%,能效提升 40%,晶体管密度提升了 1.6 倍。
此外,华为还宣称麒麟 980 实现了几项世界第一:
全球最早商用 7nm 工艺的手机 soc 芯片;全球首款 arm cortex-a76 商用 cpu 的芯片;全球首款搭载双核 npu 的手机芯片;最先采用 mali-g76 gpu 的手机芯片;全球最先支持 lte cat.21 的芯片,峰值下载速率 1.4gbps,达到业内最高;支持全球最快的 lpddr4x 内存颗粒,主频可达 2133mhz,业内最高。

1. 2+2+4 的 cpu 形式
麒麟 980 的 cpu 核心部分采用了新一代的 arm cpu 架构 cortex-a76,arm 曾表示,相比于采用 10nm 制程的 cortex-a75(骁龙 845 搭载的内核型号),采用 7nm 制程的 a76 性能提升 35%、能效提升 40%,机器学习速度则可以提升四倍。
本次华为与众不同地采用了 2+2+4 的大中小核形式,其中两个频率为 2.6ghz 的 a76 大核负责高负载任务,两个频率 1.92ghz 的 a76“中核”负责日常任务。
四个 a76 大核之外,还有四个 a55 小核(1.8ghz)负责轻度运算。

2. 补齐 gpu 短板
在 gpu 方面,这次麒麟 980 采用了 mali g76,这是 arm 重新设计架构后的新款高端 gpu,它有 4 到 20 个 shader core,其纹理单元、渲染单元、计算单元管道位宽均大幅增加,为复杂图形和机器学习的工作负载提供显著的提升。
华为宣称,新 gpu 相比前代性能提高了 76%,这可以说弥补了华为一直以来 gpu 的短板。
即使是在纸面上,g76mp10 看起来要比麒麟 970 采用的 g72mp12 小,但它实际的计算资源增加了 66%——这还是在没有考虑新 ip 的微架构改进的情况下。
在网络方面,麒麟 980 率先支持 lte cat.21,峰值下载速率 1.4gbps,但遗憾的是仍然不支持下一代 5g 网络。同时,这款芯片也支持 2133mhz lpddr4x 的内存。

3. 双核 npu
在麒麟 980 中,华为再次引入了业内首款双核 npu,npu 核心采用了寒武纪 1h,实现每分钟图像识别 4500 张,支持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物体检测等 ai 场景。
麒麟 980 上的神经网络仍然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深度学习负载,不过理论运行速度加倍了。余承东表示,新的 npu 处理单元速度要比麒麟 970 上的快 2.2 倍。
在这一切之下,我们看到了来自台积电 7nm 制程带来的提升:新款芯片在不到 100m2 的面积上堆积了 69 亿个晶体管,相比去年麒麟 970 的 55 亿个增长了 25%。

麒麟 980 凭以上特性,打破了多个世界第一。
除了昨天已经发布的荣耀 magic2 以外,余承东也宣布,麒麟 980 将搭载于华为即将发布的旗舰手机 mate20 系列中——mate 20 即将于今年 10 月 16 日在英国伦敦发布。

3. 腾讯自研ai动作检测技术,三分钟评估帕金森症
近日,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推出了可以诊断帕金森症的ai辅助诊断技术。
这项技术全称为帕金森病运动功能智能评估系统,是腾讯医疗人工智能实验室(tencent medical ai lab)自主研发的新技术,三分钟即可完成病症评估。
在中国,帕金森症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杀手”,每年发病近10万人,虽然发病后病状明显,但是在发病早期,传统上还是需要专业医师的判断。其中一种诊断方式就是updrs(帕金森症综合评分表)。

而这种诊断方式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时间和沟通成本问题,普遍需要三十分钟。二是医生和患者的主观判断容易导致误差。
而现在,腾讯通过ai技术手段模拟并优化了这一过程。首先,患者需要站在摄像头前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然后,ai系统给出评估结果。

据悉,这项技术运用到了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两种技术。
首先是深度学习,腾讯ai实验室把需要检测的动作按照身体关节点,分为上百个可识别的关键点,建立模型来进行识别检测。举个例子,手部,会设置21个关键点。

随着手部进行各种动作,关键点的轨迹会实时显示在检测仪上,在频率,距离,角度,速度等方面的数据上都会产生变化,如下图:

然后就是视频分析技术,ai系统捕捉患者做出的动作,识别关键节点并作出分析和判断。
通过这两项技术,一个可以辅助医生评测帕金森症的ai系统就完成了。
腾讯ai实验室还正在努力把这项技术运用到脑瘫患者术前步态分析,足球运动员伤后恢复训练运动功能状态测评,老人运动能力日常评测等更多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中。

4. 苹果收购ar波导镜片制造商
苹果已经向外媒确认收购丹佛增强现实波导镜片制造商akonia holographics。
一位苹果的发言人告诉外媒的内容也一如既往:“苹果经常会收购一些小型的科技公司,通常我们不会公开收购的目的或计划。”
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有多则报道声称苹果计划在未来几年里推出一款消费级的增强现实眼镜。
波导显示器已经成为增强现实头显设备的必要技术。它们在细节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主要是将一副图像射入镜片的一个端面,经过镜片上蚀刻玻璃(或其他不规则材料)的反射,最终进入用户的眼睛。

波导镜片目前已经被微软和magic leap等公司的增强现实头显所采用。
这种技术很受欢迎,因为它能实现纤薄、几乎纯透明的设计,尽管它在颜色再现上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它的屏幕要足够大才能避免图像的扭曲。
目前这家公司的融资总额为1160万美元。
尽管许多苹果的技术竞争对手都已经开始试验增强现实头显,这家公司也声明其大多数早期的研究都是基于手机的增强现实,这种技术可以扫描空间的几何结构,并将虚拟物件投影到物体表面。
对于传闻中的苹果增强现实眼镜,最不明确的一点就是,苹果是否会发布一款类似于magic leap、可以检测用户周围环境、基于苹果互动型arkit技术的高功率设备,还是它只会是一款更加传统的增强现实眼镜。

素材来源:搜狐科技、机器之心、雷锋网等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