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筑英,中国著名光学科学家,全国劳动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这是一位在事业上追光者,但是,他在一生中从未追求过个人利益。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他的感人事迹。
一、事业上努力追光的人
蒋筑英,于1938年出生在杭州市一个旧职员的家庭中。195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由于家庭困难,他靠国家助学金完成了学业。
蒋筑英以努力学习来报答祖国。大学期间的十个寒暑假,他有八个是在图书馆度过的。除了学好专业课以外,他同时还掌握了英、俄、德、日、法五门外语。
1962年大学毕业前夕,母亲来信催蒋筑英回上海或杭州工作。他理解母亲的苦衷,却也知道中国最大的光学基地和最著名的光学科学家都在东北。
于是,蒋筑英写信说服了母亲,来到长春,成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的研究生。从此开始在该所从事光学传递函数研究工作。
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二十年里,蒋筑英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副研究员,他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任劳任怨,在光学机械检测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
1965年,他年仅26岁,便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令日本学者大为惊奇不已。此后,他又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就,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
70年代,中国彩色电视的复原技术十分落后,导致颜色失真严重。蒋筑英就与导师王大珩一起攻关,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最后攻破了这一技术难关,使人们得以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
此后,蒋筑英又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果,发表了十篇学术论文;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编写了《彩色电视变焦距镜头技术标准方法》,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及镀膜要求。
在颜色光学方面,蒋筑英发表了五篇学术论文,其中《显像基色坐标变动对彩色电视复现的影响》一文,被列为国内确定荧光粉色度值标准的参考文献之一。
蒋筑英在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之后,还撰写了《关于摄影物镜光谱透过率》这一论著,对中国电影、电视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他的研究成果使x光射线的检测精度达到一根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以其高超的水平和独创性,受到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就是这样,每次在关键时刻,蒋筑英总是能急国家之所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而且创造了巨额的财富。然而,他时刻为国家着想、为他人着想,却很少想到自己。
二、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
蒋筑英以饱满的进取精神,成长为中国光学界的优秀人才,并且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对待同志、荣誉和个人利益时,他却有着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
“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我要做更多的铺路工作,为祖国的科技现代化,为更多的年轻科技人员攀登高峰创造条件。”这是蒋筑英常说的一句话。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蒋筑英掌握英、德、法、俄、日5门外语,他翻译过大量外国资料,但从不占为己有;他帮助同事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论文,可是发表时却不让提他的名字;他和别人共同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受到光学界的重视,被邀请出席学术会作报告时,他让一起合作的同志去,把荣誉让给别人;研究所评职称、分房子、提工资,他都多次主动让给别人。
改革开放后,蒋筑英曾两次出国。第一次是1979年在德国进修,他用省吃俭用积攒的外汇给所里买了一台英文打字机、一部录音机、20台电子计算器和一些光学器材,自己只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1981年第二次出国时,蒋筑英他自带了一大包四川榨菜,决心从自己口里抠出更多的外汇,给所里增添更多的光学器材。
在荣誉和待遇面前,蒋筑英总是一推再推。1979年所里根据他的才能和贡献,决定晋升他为副研究员,但他却让给了一些老同志。直到1982年所里又一次推荐他时,他才接受。
蒋筑英勤勤恳恳一辈子,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当腹痛越来越厉害时,爱人多次催促他去医院,他却总是说“等明天吧”。1982年6月12日,蒋筑英赴成都验收x射线天文望远镜空间模拟装置时,由于工作劳累致使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6月15日在成都去世,年仅43岁。
三、笔者感悟:
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是一位在事业上追光,但是,一生中从未追求过个人利益的人,他在荣誉面前非常淡泊;在个人利益面前总是谦让。甚至不顾自己身体有病,还要坚持工作,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
蒋筑英饱满的进取精神和淡泊、坦荡的高尚人格,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蒋筑英的感人事迹在全国报道后,还引发了对优秀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现象的大讨论,并因此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待遇得到提高的分水岭。
中央出台了一些改善知识分子待遇的政策,提高工资和补贴,注意知识分子的健康检查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对知识分子做了新的定位,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邓小平同志多次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口号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定位都表明,知识分子不再是“臭老九”,不再是受歧视的阶层,知识分子开始得到应有的尊重。
中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回到本该有的正常地位,这也许是对已经英年早逝的蒋筑英和罗健夫(被称为“中国式保尔”,生前系原航天工业部771所工程师,47岁逝世)等,最大的安慰吧!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剧情片蒋筑英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蒋筑英剧照,蒋筑英hdbd高清版,蒋筑英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蒋筑英》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