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出一辙的疲惫,面无表情的沉默、三三两两的人群,刨去所有的文艺、想象、猎奇,我想在这最后一班地铁上, 应该没有太多有趣。
所以,如果只是单纯地记录这趟乘客的模样,它大概不足以撑起一个系列,于是在看《最后一班地铁》前,我认为它像一部公路片而多过纪录片,二者都主打未知,内容全赖镜头所指,只是前者在路上触发故事,每一帧都影响走向,后者早已注定结局,从追溯变成朝花夕拾。
无意间,倒暗合了人生。
人这辈子,不是在寻找家的方向,就是踏在回家的路上,不同只在境遇,虽然期间少不了壮阔浩瀚,却十之八九无人问津。所以,在点开《最后一班地铁》前,我脑海里只有这句路遥写在 《平凡的世界》里的话: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幸运的是,《最后一班地铁》愿意。
空旷的车厢,三三两两的人群,疲惫而沉默,故事发生在这样的舞台,底色首先就是孤独。
曾有部《社交媒体背后的真相》刷爆全球,片子呈现了许多真实:洗漱化完妆后躺回床上自拍,假装刚起床的素颜;明明各自刷着手机,却还要合照发圈假装聚会很嗨;明明懒得运动,却假装骑行打卡;明明和伴侣走到了分手的边缘,却还要日常秀恩爱,仿佛情投意合......这些尴尬的真实将现代人扒地干干净净。
白天的我们,在旁人的眼里永远积极向上,容不下任何不堪,一再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可到了深夜呢?人不能总活在白天的滤镜里,所以《最后一班地铁》十分高明:它抓住人们卸下面具的样子,直切要害,在深夜突袭受访人的家。
这样的方法虽然粗暴,却十分受用,受访人面对镜头的真实程度究竟有多少暂且不表,这已是摄制组能尽到最大程度所还原的真实,团队在地铁里被拒绝的八百余次在此处当有记录。
虽然过程艰辛,效果也上佳,无数被表面奋斗所掩盖的真实,如今被《最后一班地铁》挖掘出来,扎在看客的心上。但从最终呈现效果来说,我认为还存有一丝缺憾:摄制组并未选择和受访者一起坐地铁回家,而是选择打了一辆出租车,甚至在影片第一期,受访者并没有准备乘坐地铁,她只是一位顺道地铁口的路人。
我认为,在这样的一个话题下,打车和坐地铁的意义其实相差很大。
坐地铁不仅能完美记录受访者的真实回家经过(包括但不限于通勤时间、是否需要转换乘、是否会错过转乘时机等),还能完整记录受访者的真实精神状态(百无聊赖时的行为举动、过往有价值的经历、是否习惯末班地铁),甚至除了受访者自身以外,摄制组还有可能在地铁上触发意料之外的支线。
当然,或许是地铁内部不让拍摄记录,又或许是摄制组有自己的思考,我只是在此谈我的直观感受。
满分十分,七分我给《最后一班地铁》的真实。
这就是生活阿,不如诗。
不论是文字还是影像,我都认为小人物更难塑造。力道轻了,本就平凡的故事也就成了乏味,太过用力,又活像个戏精,失去了真实。
纵观《最后一班地铁》,虽然各中高潮有余,大多却都是平淡直叙,有些内容本可以深挖,触到时代浪潮,结果却戛然而止,流于表面。
如《第二期,捡家具的型男设计师》,对“捡垃圾”的内容叙述过多,后期室友的出现是个惊喜,我本以为摄制组会借室友之口把受访者塑造的更完整,结果还是在聊捡垃圾。
《最后一班地铁》第2集:捡家具的型男设计师
如《第五期,洛丽塔女孩的养成》,本来故事不疾不徐的进入到了她的生活,提及了她特殊的家庭情况,我本以为话题可以紧密结合她的经历,继续深挖发散,如初探社会,学生该如何平衡学业与现实,兼职究竟值不值;如何面对开销大于家庭给予,又如何审视这样的自己;在这样一个女权主义的浪潮下,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世,又如何评价现在的自己?结果就结束了。
《最后一班地铁》第5集:洛丽塔女孩的养成
如《第六期,不听话的涤纶》,到后半段话匣子已经彻底打开,我更想听受访人多聊一些他对父亲的看法,如何看待这种极端的节俭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因为这种极端,导致了他自认为不听话的性格(父母让他回宜宾他不回,父母给他钱他就得听话所以他宁愿借亲戚都不愿问父母要),却又被极端潜移默化地影响(买一样东西要冷静半年一年),导致看起来活得很精致,却在朋友眼里活的很“妖怪”(享受精致却又懒得收拾屋子,灯带香薰照片墙的美好下,是一团乱麻)。有很多点,却都没有深入,全凭受访者自说自话。
《最后一班地铁》第6集:不听话的涤纶
一些问题一问,聊到关键点,在如今这个标签化的时代,其实就能轻松地勾勒出一张张群像,反之用来加深主题。而之所以差了这口气,我认为有两点原因:
一是受限于时长。在短视频的架构内,想要全面的展现一个人甚至能抵达记录这个社会的意义,太难,尤其是在这样短的一个时间内,我相信有无数优秀的镜头都被导演忍痛截掉;
二是受限于采访。片子精彩与否全凭受访者讲述,留给导演组发挥的余地不多,尤其采访还是即时发生,对象全凭缘分,完全无从准备,想在采访的瞬息之间挖掘到直达灵魂的内容,不容易;
三是受限于题材。《最后一班地铁》是纪录片,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哪怕取不到有价值的东西,摄制组也不能带着立场去强行引导受访者呈现内容。
没人想看一个从头到尾都在输出观点的视频,也没人想看一个稀松平常的流水账日记,所以摄制组只能另辟蹊径,从受访人的屋内物品下手,虽说有点广撒网的意思,但效果却相当不错:
如《第七期,撒狗粮夫妻》,小老虎的部分,完美体现了摄制组的洞察。
《最后一班地铁》第7集:撒狗粮夫妻
如《第一期,花店设计师》,从一间理想中的花店,有猫有狗,自由精致,每天看书聊天喝喝咖啡,到受访者自己说出惬意只是外人看到的表象,开始分享历经磨难的过往,不被家人的理解,而折叠床的出现,直接把受访人的形象丰满到了一个档次。
《最后一班地铁》第1集:花店设计师
如《第三期,八十万网红博主的自白》,从光鲜亮丽的美妆博主,令人羡慕的宠物包包衣服口红鞋子,到患有白癜风的无奈,与替家庭还债的艰难。尤其卸妆堪称神来一笔,面儿上是把光鲜亮丽切回了真实自然,内里却是把一个千篇一律的博主网红,拍的落了地,摘了俗套的标签,成了你我身边最真实的人。
《最后一班地铁》第3集:80万网红博主的自白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期都出现的猫,虽然是摄制组的顺手之举,但背后还是体现了现代的吸猫浪潮,一如去年热文《中国撸猫简史》所阐述的:
「被贴上独子化、少子化和老龄化标签的中国社会,必然会步日本猫型社会的后尘......事实上,不管愿不愿意承认,猫已经是一代年轻人能够享受到的最廉价的陪伴。」
我想一件作品最大的价值就体现于此,在将来的某一天,曾经的它能让你思索、发散、联想,最后感慨一句眼前的原来如此。
满分十分,两分半我给《最后一班地铁》的缺憾。
像人生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
网上有段话写的相当精辟:
「其实我们这代人,很多是没有后路的。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发。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作退路的,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我看到很多的年轻人站在路中间,就那样站着哭。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我们了解很多道理,知晓太多的成功,我们见识到的世界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大,却迷失在了其中,我们很难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只能眼睁睁看着不甘平凡的欲望反客为主,最后仿佛已经老了,好像从来都没有年轻过。
虽然,我并不能知道视频里的几位是否都像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那么积极向上,但起码,没有人安于现状。不论亲人的支持与否、不论社会的偏见与否、不论最终结局将导向何处,他们都在坚持着什么,一如《最后一班地铁》的slogan:人间有悲欢,热爱不打烊。
我们需要认同平凡是常态,但我们绝不能甘于平凡,我想,这就是《最后一班地铁》之所以“愿意”的原因。
满分十分,半分我给《最后一班地铁》的遣怀。
希望每个人在到站后都能有什么在等着你,就像你不曾打烊过的热爱。
纵观这几部片子,有令人拍案的精彩、也有让人看不下去的疲态、有出乎意料的捕捉、也有不过如此的套路,我能感受到片子有意无意间都想要传达的乐观向上的正能量,诚然每个人都怀有理想,但理想终归要回到现实,就像到站了总要下车,不可能永远都在路上。
去年年底的爆文《「傻逼老板」年终复盘:圣人的洞见与流氓的经验》揭露了一个沮丧的结论:
「大家真正买账的不是你苦心孤诣经营的独立思考和内涵深度,大家要的不过是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一个足够醒目的标靶罢了。」
如果只谈功利性不谈其他,那我们大可以假设一二,究竟,《最后一班地铁》是应该做到苦心孤诣地内涵深度,还是成为一个宣泄情绪地爆款出口呢?
在手机界,有一种产品被称为水桶机,意思是:各项均衡,没什么亮点,却也没什么毛病。在商言商或许不错,但在内容的创作方面,我认为还是要有态度,在某一风格或观点去尽所能的呈现到极致,而不是只顾取悦大环境,成为一个水桶。
有时候与其强颜欢笑,去引导受访者谈论理想目标,去呈现一种不管多难都要有希望的正能量,最后得到一个没毛病的回答,不如把生活扒个精光。比如团队过往的作品,《遗嘱》、《你好,守护天使》、《彩礼》、《你几点睡》等,尤其是《费力鹏的梦》,片子里有一句普世的道理:“公开的聊自杀是预防自杀的第一步。”
所以,看之前的我才会一厢情愿地认为《最后一班地铁》近似于公路片,看完倒开始认为它就是一部纯粹的纪录片,一部在深夜取材却只为展现阳光的正能量欢歌。虽然表面上它早已注定了美好结局——回家,可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美好的家,不是吗?
《最后一班地铁》第3集:80万网红博主的自白
最后,评论区有一点很有意思,既有人斥之“寡淡无味,平淡似水”,也有人夸赞“平平淡淡就是真,真实自然不做作”,平淡在这里,居然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论调。虽然,评论只是一种千人千面的建议,一如这篇文章只能代表我私人的口味,但当下一次策划这类选题,我认为这些观点都将是视频团队脑暴前的必备小食。
刨去两分半的缺憾,七分的真实与半分的遣怀构成了我眼里的《最后一班地铁》,满分十分,我打七分半。
作品固然优秀,却也值得更优秀。
喜剧片最后一班地铁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最后一班地铁剧照,最后一班地铁hdbd高清版,最后一班地铁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最后一班地铁》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