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凭借高口碑作品《琅琊榜》霸屏圈粉无数的胡歌近日跑去青海做公益,不幸遇上喜事一桩接一桩的娱乐圈,被调侃单身汉只能做公益的舆论自然很多,胡歌的微博也因此炸开了锅。微博上一条话题“今天你们都在@胡歌,他却在青海捡垃圾”的新闻,在一天之间,一直低调做公益的胡歌次次所参与的“保护长江源”的志愿者公益活动,得到史无前例的关注和讨论。
“保护长江源”的志愿者公益活动是由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和志愿者参与的一种垃圾收运模式。随着青藏铁路和公路的通车运行,长江源集镇的垃圾污染日趋严重,城市不可降解垃圾随处丢弃,污染严重,垃圾大多是公路上行驶车辆的司机和旅客丢弃的车窗垃圾。
胡歌与同行三位志愿者沿着青藏公路可可西里一侧10米宽的范围进行地毯式的垃圾捡拾和调查,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抽查的路段是青藏公路2959-2960公里。在2960公里处,志愿者对这一公里捡拾的垃圾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为:捡拾各种塑料饮料瓶203个,各种易拉罐152个、其他烟盒、光碟、包装物等213件,合计568件。这仅仅还是公路的一侧,两侧将超过1000件。青藏公路有450公里穿过长江源区,垃圾将超过45万件。
“胡歌捡垃圾”变成热点新闻,胡歌是一个受欢迎和爱戴的公众人物,他的身体力行主动实践,带动了不少迷妹积极投身公益。很多网友调皮的直言:啥也不说了,胡歌你想做什么我就陪你做什么!这就捡垃圾去!
现在的明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之中,他们受关注的程度比较高,也比较有号召力,像柴静的《穹顶之下》就是对雾霾现象的一次科普,无疑为公众打开了了解雾霾的另外一扇窗户。众所周知媒体资源尤其是大众媒体很大一部分是被演艺明星等公众人物占据的,因此公众人物能通过大众传媒形成营销式宣传,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
对于废塑料行业来说,事实上,近年来不断有大型工业项目因民众不理解而难以落地的,这里面的难度在于公民权利意识提升了,然而与权利意识相辅相成的责任意识却未培养到位。
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由于其数量大,回收利用困难,已经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是今后回收工作重点,是废旧塑料中很受关注的一类。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废旧塑料约占2%~4%,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的包装材料,他们基本上是pe、pp、ps、pvc、pet等。在这些废旧塑料中,po约占70%。塑料袋占到了垃圾成分的17%~20%,位列垃圾成分前三甲。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入手点正是要在源头减少塑料袋、通过垃圾分类把塑料袋分出来。
“pe,不认识!聚乙烯,是个化工原料名称吧?塑料袋,太平常,谁每天不用一个!”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公众意识薄弱,材料人尴尬,塑料行业处于尴尬的位置。从行业长远发展上看,提高公众接受度势在必行,或者说,到底应该如何借助大众传媒进行有效的针对塑料的污染宣传提高公众意识,值得每个塑料人思考。
国外对于行业在大众传媒的宣传也有一些探索。有一部纪录片《塑料成瘾addicted to plastic》,是加拿大09年的环保纪录片,当时在整个北美范围播放,获得了不少奖项。片子拍摄过程曝光后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2人,2台摄像机,2年,5大洲,6个垃圾掩埋场,9家工厂,12个国家,16万公里,49个采访,200个宾馆房间,300多个小时的拍摄,1千多个塑料饮水瓶,1万余张照片,构成了这次塑料的旅程。《塑料成瘾》的导演在片尾说:“这些塑料垃圾,或许是这部影片的灵感所在,但这些对付混乱状况的人们,才是真正会留在我心里的。”这部走心的片子不是在批评什么,甚至没有呼吁什么,做的只是让大家知道一个事实:塑料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是可以改善的,塑料甚至可以说是商业前景无限。
更多塑料行业通关秘籍,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讲塑料”[jiangsu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