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大家都知道,邯郸是赵国的古都,如果在邯郸市或者绕邯郸市周围转一圈,到处都可以寻得历史的遗迹。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邯郸永年区的一个小乡村,它现在叫“王边溪谷画家村”。
图1 标志物
去年秋天,一位同在石家庄工作的高中同学打电话约我一起回邯郸永年区老家参观新农村建设。就这样,在永年区工作的同学接待了我们,并带我们参观了最近几年被艺术家们关注的一个古村庄——王边村。
王边村紧邻永年区政府所在地临洺关,位于它的西南角。村子位于溪谷之中,踩着台阶往下走的时候,我的心就被迷住了。等到在村东头站定,放眼西望,整洁的青砖或者红砖矮房和迷人的大红灯笼搭配在一起,显得异常有韵味。走进村里,再看到魅力无穷的碾子磨盘、古井石泉、酒坊油坊、戏台窑洞以及一棵棵老槐树之时,我感觉仿佛至少穿越到了遥远的二十世纪的初期。
图2 指示牌
走进一个个庭院,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一个艺术家正在院里捏泥壶,我问他如何烧制,他带我们去西屋看了他的高温炉,真没想到,竟然跟我烧结纳米材料的炉子一模一样。有一个画家正在他的工作室画画,他把原来的屋顶掀了,改成玻璃屋顶,使屋内十分亮堂。参观过几个古窑洞以后,我真想在里面住一晚,冬暖夏凉,那里用得着空调?
图3 爷爷槐
我从小喜欢听故事,特别是老故事。王边村的每一棵槐树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跟山西洪洞有关。是的,在邯郸周围有很多地方,都明显标注着这里的居民来自山西洪洞。站在王边村的“爷爷槐”前,我仿佛看到,从遥远的山西洪洞走来一队人马,他们被强迫着离开家园和亲人,最终,被像种豆子一般撒向中原大地。其中有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儿子,在王边村,他们停住了前进的脚步,挖山洞、开荒山,就这样,在窦王山脚下安了一个家。怎奈,男人实在太思念留在家乡的父母,某一年深秋的一天,也许他跟妻子商量过,也许根本不曾打一声招呼,就带着家里唯一的两斗小米,一步三回头向西走去,而且一去再不复返。真不知道,那个可怜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是如何熬过那个漫长的冬季。估计只有用清澈的井水熬草根度日吧。我宁愿相信,在白雪皑皑的日子里,曾经有数只傻乎乎的野兔撞死在他们家的大门上。这家的两个孩子长大以后是回过山西的,为的是寻找父亲。他们在山西见没见到父亲不得而知,只知道再回到王边村时,他们给母亲带回一棵槐树苗。母亲把槐树苗栽在门口,天天为它浇水,也天天依着槐树旁边的土堆向西眺望……至今,留在王边村的那棵名叫“爷爷槐”的老槐树和那个叫“奶奶堆”的土堆,还在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诉说着一个妻子日夜盼望丈夫回家的凄美故事。
图4 奶奶堆
同时期,还有一对夫妻,也是带着两个孩子自山西洪洞而来。这一家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回过一趟山西,再回来时,曾经带回两棵槐树苗,一家人一起把两棵树苗栽种在家门口。四百多年以后,这两棵槐树竟然长成了同根连理树,一个壮似男人,一个柔弱如女人。最值得夸耀的是,如女人一般的那棵槐树弯腰成了龙门之状,象征着一代一代的王边村妇女为了家庭弯腰辛勤劳作。而那个龙门,也给王边村的村民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弯腰过龙门,平安又发财。
图5 夫妻树
王边村的每一个槐树都是有灵魂的,在它们的记忆中,有老家洪洞的景色和人情世故,有从洪洞到永年的那条漫漫长路的颠簸,更有王边村从古到今的发展历史。任何一个物件,如果没有灵魂,它是死的,如果有了灵魂,就变成活的了,这样,你就可以跟它沟通,跟它对话。
说到槐树,我记得小时候我家场院也有一棵,很粗很壮,谁都不知道它来自哪个年代。那棵槐树上的果实,每年都被一粒粒摘下,用盐水煮后,成为饭桌上的一道菜,也被一碗一碗端给邻居品尝。后来,因为要在场院建新房,它就被砍了,粗壮的树干最后成了新房屋顶上的一根大梁。它是不是也是来自山西洪洞的一棵树苗呢?这样一想,感觉心里好痛。
王边村人杰地灵,这里不仅有“王家大院”,还有“王氏宗祠”;居住在“朝阳殿”中的人曾出仕入官;“芝兰室”是书香之家。最值得一提的是“烧锅酒坊”出的美酒,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本来嘛,王边村的井水就属于王边村四怪之一的“喝碗井水都醉人”,用这样的井水酿造粮食酒,不醇香才怪呢。据说,当年康熙帝经过王边村,口渴难忍,随手掬一口溪水,立即感叹:真是石泉之香也!现如今,为打造旅游之品牌,培养农家酒店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图6 王氏宗祠
同行的一位在县城工作的同学说:“王边村地处溪谷,地势很低,无论雨水多大,从来不曾被淹过。”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传言,说是因为王边村村南有个窦王山,窦建德曾在此山居住过,所以灵气始终不散,就是这股灵气一直护佑着王边村。说到窦建德,当年,他虽然兵败于外甥李世民,但是,从他年轻时起一直到他被秦王李世民杀害,始终是一条铮铮铁汉。窦建德的品行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无论是他作为平民时,还是为官以后,始终坚持“忠义”两字。就是带兵去帮助王世充打李世民,也是怕将来战火在河北大地燃起,给家乡百姓带来灾难。最终,窦建德在牛口渚“豆入牛口”,真是英雄步入末路。面对李世民,窦建德跟王世充不同,他坚决不投降。面对死亡之时,更是大义凌然。其实,只要当时他肯服软,看在母亲的面上,李世民必会放他一条生路,甚至会放他回河北继续为官。可是,窦建德毅然决然地把自己应该继续享受的福气给舍了,心甘情愿地把它留给了后人。
图7 古井
等到改革开放,因为人们在西部的紫山开矿,使得王边村溪水断流,村民为了谋求发展而整体外迁,于是,老村房舍荒芜,唯有古槐树继续站立在街头思念过去的岁月。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样的全村整体外迁,没有像其他村庄一样,拆除旧房翻盖新房,才成就了今天的“王边溪谷画家村”。
2014年,著名雕塑家许凌涵来到王边村,立即被这个古村的景象震撼了。很快,他就与该村签订合同,租赁下一个院落,经过简单修葺后,成了许凌涵的雕塑工作室。许凌涵觉得,王边村的古树、古街和古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出他很多创作灵感。后来,又有十多名全国知名的雕塑家、书法家和画家在王边村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们都积极自筹资金修葺古村舍。
图8 酒坊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邯郸永年区、乡和村三级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将王边村这个昔日的“空心村”打造成旅游度假村,把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文化产业,与保护古民居、古建筑、古树木结合起来。
我相信,清澈的溪水终有一天会再次从“王边溪谷画家村”穿流而过,它将唱着歌儿迎接各方游客。
王边村,因为全村整体外迁,保护了古村庄的古井古街古院落,意外成就了一个“王边溪谷画家村”。为此,完全可以说,邯郸永年区幸也!
图9 写着村名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