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名叫《甲午风云》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中日甲午海战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中国清朝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以身殉国的事迹。
发生在1894年的,这场中日甲午海战虽然重创了日本海军,
但是清朝花重金打造的北洋舰队几乎是全军覆没,已无力再战了。其实当时中日还发生了多次战役,如陆上的“成欢之战”、“平壤之战”、“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辽东之战”等,海上主要发生的主要有“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等,令人痛惜的是在众多的战役中,清军没有打过一次胜仗,而日军却是节节胜利。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早已无心在战只求讲和。而此时的日本虽然在战场上取胜,但也因连年征战国力空虚、民不聊生,急需休养生息,于是就顺水推舟,答应了清朝政府停战议和的请求。清朝政府派出了以李鸿章、李经方为全权代表,日方的全权代表是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双方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21年3月23日)在日本的一个叫马关(今日本山口县下关市)的地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即《马关条约》。
此条约规定将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岛和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还得赔偿给日本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这还不算完,中国还得增开重庆、杭州、沙市、苏州为商埠,日本还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后来经俄罗斯,德国和法国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出面干涉,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了中国,日本借此又勒索了清朝政府三千万两白银,日本还因此事深感屈辱,这也是日后日俄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条约一签举国震惊,李鸿章也因此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更加刺激其侵略的野心,然而此条约对于风雨飘摇中的晚清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随后更是开启了世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这种卖国行径遭到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台湾人民的强烈的谴责和抗议。1895年5月底、6月初,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台湾同胞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起来,与入侵的日军进行英勇的抵抗。日本军队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攻打台中市的时候,遭到了一千多名台中人民的反击。一个农民青年,隐藏在一棵大树上,一共打死了二十多名日军。在嘉义市,官兵们将地道挖到了日军兵营下面,在下面埋了很多炸药,炸死了日军七百多人。在五个月的战斗中,日军入侵台湾的一个主力师团,死伤近一半,连师团长也受了重伤。
1895年11月,日本宣布“平定”了台湾。然而,在日本侵略者,侵占台湾的五十年里,台湾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以各种方式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以后,将被侵占的中国台湾省归还给了中国。
结束语: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富国强军,保卫和平,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