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娟
【作者简介】刘娟,笔名拂尘,现居河北保定,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信风吹开秦淮水,也吹开了秀丽的花苞,拈枝凝眸的是那个倾国倾城的女子: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这个惹人怜爱的绝代佳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万千男人心目中的梦中情人——董小宛。
可以说,明末的秦淮八艳中,董小宛是男人心目中几近完美的女人。美貌、才华、气质、性格,“天姿巧慧,容貌娟妍”,让大才子冒辟疆初见,便觉:“面晕浅春,缬眼流视,仙姿玉色,神韵天然”,不由“惊爱之”。
董小宛,名董白,又称青莲。明末清初的一代诗史吴伟业赞曰:
珍珠无价玉无瑕,小字贪看问妾家。
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
董小宛自幼聪明,七八岁就通晓书翰,及长,织绣缝纫,弹琴唱曲,烹调茶道,样样精通,用现在的说法真得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子。小宛不仅具倾国倾城之貌,又兼备所有女人的优点与美德,更可贵的是喜静不喜闹,虽处身风月场,依旧独标清韵,超凡脱俗,是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可人儿。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道:小宛“在风尘虽有艳名,非其本色”,这也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青睐”与“深爱”小宛的原因。
明末清初的一代诗史吴伟业有“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八首”,其中一首道:
珍珠无价玉无瑕,小字贪看问妾家。
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
这个美丽的女子,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姑娘。现在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劝人在父母健在时多尽孝,以免将来留遗憾。对小宛来说,本来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乖乖女的她享尽了父母的宠爱。怎奈家道中落,父亲去世,母亲重病缠身,这巨大的变故让小宛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
她是个孝女,为给母亲治病,无奈之下堕入青楼,依靠从小琴棋书画的熏陶,加之小宛温婉秀雅,天生一种惹人怜爱的气质,令她很快就脱颖而出、声名远播,多少男人如狂蜂浪蝶趋之若鹜,可小宛洁身自爱,对那种利用自己的美色从男人身上赚取金钱的行为嗤之以鼻。陪客吃饭、聊天、游玩是她的底线,其他免谈。这份孤傲令她得罪了一些风流浪子,却赢得了有才华的名士的喜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有缘结识了后来的丈夫冒辟疆。小宛早就听闻冒公子的文采,一直期待有朝一日和他相见,而小宛“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也让冒辟疆充满了好奇,想一睹美人的风采。
说起来她和小冒的相识一波三折,公子几次拜访都吃了闭门羹,最后一次去,正赶上小宛陪客人喝酒刚回家,虽然醉酒浑身绵软,可她还是和心仪的帅哥侃侃而谈,谈他的理想,谈他的事业,也谈自己的处境,言语中流露出深深地无奈。虽然只是短暂的相处,可小宛的淡妆素衣和独到的见解,给小冒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她为母治病、卖笑不卖身的经历,令他非常疼惜。
几天之后,他再来看望小宛,仿佛心有灵犀,美女已在门口笑盈盈的等他,并拉着他的手来到屋里并倾诉衷情。小冒答应她,再回来一定为她赎身,两个人依依惜别。
小宛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心上人,虽然赎身的过程不太顺利,但是她最终嫁给了心爱的人,让她感叹上天的厚爱,而冒辟疆呢?他也如小宛一样欣喜若狂吗?不过从后来小冒的种种遭遇来看,小宛是他命中的福星,没有这个美女,他早死了八回了。
曾经有人写过一篇叫《娶妻当如董小宛》的文章,艳羡明末才子冒辟疆娶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全职”女人,集多个角色于一身,样样都让小冒心满意足。但这样一个好女人,怎么死乞白赖地非要嫁给冒辟疆为妾呢?其实这也是小宛的聪明之处,她有心,选对了丈夫。
小宛落籍妓院,欠了大量的债物,而小冒不仅是一个“姿仪天出,神清彻肤”的美男子,更是一个家财颇富有的大才子,明末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其余三位是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都十分了得,也都与“秦淮八艳”发生些许故事)。
小冒生在官宦之家,兜里有大把的银子,难得的是他没有富家子弟的傲气,颇为同情老百姓,经常救荒赈灾与急人之难,在晚明士绅中颇有见识,口碑极佳。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关头,晚明青楼女子表现出气节,以结交忠义之士为荣,小宛也不例外。
冒辟疆适时出现,让她看到了希望,放弃了少女的矜持,来了个“女追男”,如愿以偿地嫁给心上人,成功地把自己从“青楼”这个大染缸里里解救出来,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嫁入冒家之后,小宛却管弦,洗铅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歌妓到小妾的转变,她精心伺候丈夫和他的家人,集“贤妻良母”和“全方位”的保姆于一身,得到冒家上上下下的喜爱,小冒更是喜上眉梢,十分滋润啊。
知道丈夫喜欢吃肉,小宛悉心研究,想方设法让丈夫吃好、吃美。她精研食谱,拜访名厨,学习手艺,创制了“虎皮肉”,也就是现在的“董肉”,据说只有“东坡肉”可以与其相媲美,不知各位读者吃过没有?
小宛最绝的是能把荤菜变素,“肉久者无油,有松柏之味”。无论怎样常见的蔬菜鱼虾等等,一经小宛之手,立马变得活色生香、馋延欲滴,“蒲藕、笋蕨、鲜花、野菜、枸蒿、蓉菊之类无不采入食品,芳旨盈席”。
“董糖”也是小宛的独创,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酥糖,凉丝丝、甜蜜蜜,入口即化,如女子温柔的眼神、俏丽的嘴唇,恰如初恋的味道,只要你尝过一次,保证今生都难以忘怀。这个不可多得的美食大神,烹调做菜一流啊,她独创的“董菜”系,紧紧抓住了小冒的胃。我们多才多艺的小宛,假如生在现代,以她的美貌和才智,开自己的直播,主讲琴棋书画,一定可以成为网红的美女主播。如果开一家“董氏私房菜馆”,必定是“场场爆满”,财源滚滚来呀!
小宛不仅“入得厨房”,更能“出得厅堂”,是丈夫贴心的女秘书。
冒辟疆是知名人物,求他字画的人趋之若鹜,董小宛就为他代笔应酬。小冒喜欢收集唐人诗篇,她便认真稽查与抄录,精心为爱人校订。
小宛精于纺织和刺绣,她查索典籍,写了一本堪称古代小女人百科全书的《奁艳》,“细字红笺,类分缕析,极为瑰异精妙”,从化妆到服饰,将女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一网打尽”,称得上是一本女性的“教科书”,可惜此书早已失传,现代女子没有这个眼福了。可见董小宛这位绝代佳人不但书法精妙、丹青传神,还是写作高手!不知道是多少男子心中的梦中情人。看看清代陈文述长诗《董小宛像》中的描写就明白了:
“读遍宫词又楚辞,手裁玉版写乌丝。一编《奁艳》尤新异,千古红闺绝妙辞。”
另一面,董小宛更是最佳的红颜知己,极富情调,善解人意,把琐碎的日子过得浪漫而且诗意。她天资巧慧,阅诗无所不解。其名白号青莲,又称青莲女史,透出对李白的倾慕。自制香丸让室内香郁氤氲,还常常月下诵咏诗句,菊丛与菊共淡泊,怎不令人倾慕?
写到这里,我突发奇想,如果能穿越过去,和小宛做个好姐妹,再把她带回来,凭她“名人小妾”的身份,加上她的美貌和才华,再施以全方位的包装,混个脸熟之后趁热打铁出一本《董小宛琴棋书画养生文集》,找个媒体一参与,定能大卖啊!然后再来个签名售书,一定轰动!现在好多“美女”不都是认什么“干爹”、攀什么“亲”,靠美色出名赚钱的吗?咱们小宛可是货真价实的才女,她们那些人怎么能比?!
可惜啊,小宛只有一个,而且已经绝版了。这个天生的“理财高手”,小冒娶到她,真是冒家祖坟冒青烟了。当她随着夫家逃难时,家财尽失,亏得小宛早有准备,她拿出一个布袋,里边全是日常省下的散碎银两,每一个重量等级都标准的一清二楚,真是令人惊讶。正是有了她的精打细算,无论投资还是柴米油盐的日常费用,她都如数登记,事无巨细、了然于心,使得冒家度过了难关。
就是这样一个时时处处为丈夫着想,把丈夫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女人,最终因为积劳成疾,年纪轻轻就绝尘而去……
冒辟疆这个病秧子,几次生病都和死神擦肩而过,多亏了小宛这个“保健医生”和“一级护工”,从用药到饮食再到陪护,她都亲力亲为,丝毫不敢马虎。小冒病得最重的一次,几个月卧床,她裹着一张破席躺在床边,就是为了及时照顾丈夫。他冷就用身体给他取暖,他热就为他扇风,他痛就给他按摩,还观察他的粪便和颜色,推测其病情。他心情不好,就逗他开心,让丈夫打消一切顾虑,安心养病。
当丈夫得了褥疮不能躺着,她就把小冒抱在怀里让他舒服得睡觉,而她呢?竟然坐着睡了三个月,为的就是能让丈夫睡安稳,早日恢复健康。这样的女人,想想都心疼,就是仙女下凡,怎能不令人感动?
在小宛的精心照料下,冒辟疆在鬼门关转了三个圈又回到了阳间,小宛终于松了一口气。小宛本来身体就虚弱,多年的操劳和颠沛流离,这次又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丈夫三个月,令她心力交瘁,一下子病倒了。虽然冒家请了各路的名医为她看病,终是无药可医、无力回天。
那年深秋,一个枫叶正红的季节,董小宛闭上了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沉沉地睡去。她太累了,为了爱人她付出了所有,她像一支红烛,绽放着美丽,那一颗颗滴落的,是她的心血。
董小宛,这个青楼中的奇女子,是真正的“ 出淤泥而不染”。她敢于追求至真至美的爱情,“只要我爱,就不惜一切”,就像张爱玲说的,哪怕低到尘埃里,也是幸福的。这份痴,让她在幸福中痛苦,在痛苦中受折磨,唯有内心的那份孤高自傲,一直支撑着她,二十八岁,正是女孩子最美好的年龄,小宛却芳龄早逝,留给后人无尽的追忆和惋惜。
流花岁月是人生难以忘情的花样人生,上苍造就了董小宛这样一个“宝贝”,可惜冒辟疆并没有完全懂得,落笔无言,董小宛是有幸还是不幸?
冬夜风冷,就让我们以吴伟业的《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八首》中的其中两首来结束此文吧:
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
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
江城细雨碧桃村,寒食东风杜宇魂。
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