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624年荷兰人占据台湾大员岛后,便宣称拥有台湾岛的统治权。此后,荷兰殖民者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血腥镇压台湾岛上各部落的反抗。本文所援引的资料,均来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原始资料,包括《热兰遮日记》,《巴达维亚日记》以及《东印度事务报告》。
起初,荷兰人所占据的地盘,不过是大员岛及附近一些地方罢了。1625年,荷兰人以十五匹布的代价,从台湾原住民平埔族新港社手中购买一块土地,即位于大员岛对岸的赤嵌,建了一个小市镇,称为普罗汶蒂亚。
在荷兰殖民据点附近,分布有土番四大社,分别是新港、萧垅、目加溜湾与麻豆。台湾原住民的社会结构简单,以部落形式存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民风很纯朴。《巴达维亚日记》这样描写土著居民:“只要一顿饱食,一寻粗棉布和一袋烟草,他们就感到心满意足。”荷兰人以区区十五匹棉布便换得一大块土地,形同诈骗。但这并不意味着土番是一群性情温和、与世无争的人。事实上,在这些有原始色彩的部落里,尚武精神是很强的。部落与部落之间争斗很多,勇敢善战的男子很容易赢得他人尊敬并获得权威。这里成年男子几乎都是战士,他们生活简单,不喜欢被统治,一般来说,“战斗力最强的人有最大的势力。”
荷兰人初来乍到时,致力于与明帝国、日本的贸易,而且驻军有限,故而尽力避免与土番人发生冲突。然而时日一久,土番自然而然地察觉到一种极大的威胁,正悄然改变着他们长期以来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1629年,五十二名荷兰士兵闯入麻豆社搜捕所谓的“中国海盗”,在返回途中,当地土番突然发难,将这些士兵全部杀死。
自从荷兰人占据台湾后,作威作福,军队每当行经河流时,就勒令当地土番将他们背过河去。对荷兰殖民统治心怀不满的土番作了精心的策划,他们假装与往常一样,很顺从地背起荷兰兵,另外有人扛着士兵卸下的火枪。趟到河中央时,这些土番突然发难,对手无寸铁的荷兰人痛下杀手。五十几个荷兰士兵被屠杀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连与荷兰同行的其他非战斗人员,也有十一人被杀,仅有一个奴仆与翻译侥幸逃跑。
这就是所谓的“麻豆溪事件”。
在被杀死这些人中,有一些是东印度公司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商务员豪曼、巴勒里尔,军官潘亚特等。这次袭击事件,除了麻豆人参予之外,萧垅社以及其他一些部落也有份。麻豆在四大社中人数最多,约有二千名战士,萧垅是第二大社,有战士一千多人。
由于荷兰殖民者兵力有限,台湾总督普特曼斯(hans putmans,第四任总督,1629—1636在任)采取敲山震虎的策略,没有直接进攻实力最强的麻豆社,而是打击较弱的目加溜湾。武器窳劣的土著人很快意识到难以抵挡荷枪实弹的荷兰殖民军,目加溜湾与麻豆社先后向荷兰人请和。
当时荷兰殖民者主要目标是福建沿海,对他们来说,台湾岛实在太落后了。然而,1633年荷兰舰队在与大明帝国海军的料罗湾大海战中,遭到前所未有的惨败,荷兰九艘主力战舰,被明军摧毁、俘获四艘,损失近半。在惨痛的事实面前,普特曼特意识到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战胜大明海军,遂转而全力开拓台湾。
1635年,普特曼斯得到巴达维亚殖民当局近五百名士兵的增援,实力大增,遂开始其血腥的征服台湾土番之役。
征服的第一站是麻豆。
台湾土番部落林立,相互斗争,这给荷兰人有“以夷制夷”的机会。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使得麻豆、萧垅、目加溜湾先后成为疫情区,大量人员病死,其中包括不少身强力壮的战士。这对普特曼斯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在大员周围的四大土番社中,与荷兰人走得最近的是新港社,这也是四大社中实力最弱的一个社。在荷兰人征服土番的战争中,新港社充当打手,出力颇多。
1635年底,五百名荷兰士兵会同数量相当的新港社土番,进攻实力最强的麻豆社。
荷兰人使用的是十七世纪的火炮长枪,而麻豆社土番却是古代的弓箭长矛,武器水平相差十几个世纪,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枪声一响,麻豆的战士纷纷倒下,这场不对称的战斗没有悬念可言。普特曼斯终于报了“麻豆溪事件”的一箭之仇,麻豆社被一把大火烧了,二十六人被砍下脑袋。麻豆人被迫以屈辱的方式投降,将自己拥有的一切都交给荷兰当局,“包括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和我们现在麻豆社以及平原地带管辖区的所有财产,东至高山、西至大海,南北至我们的辖地。”不仅如此,他们还被迫与荷兰人签下协定,一旦荷兰人发动战争,他们必须与之并肩作战。
土番部落不团结、一盘散沙,给了荷兰殖民者各个击破的机会。
武力迫服麻豆社后,普特曼斯南下讨伐搭加里扬社。讨伐搭加里扬的起因是该社与新港人发生过一次械斗冲突,造成四名新港人死亡,其中有一人是当地有影响力的基督徒。新港社是荷兰人的重要盟友,因而普特曼斯出兵讨伐搭加里扬。搭加里扬社民知道红毛的厉害,闻风而逃,荷兰人打死九个人并割下首级,放火烧毁全部村舍。
1636年初,普特曼斯把矛头对准尚未归顺的萧垅社。萧垅社民供出七名所谓的“叛乱者”,估计是参与“麻豆溪事件”的人或者是反对荷兰统治的煽动者,荷兰殖民当局将七人全部逮捕并处死。萧垅社随麻豆社之后,被迫与荷兰人签订丧失所有权利的协定。
普特曼斯对麻豆、萧垅等土番的征服历时一个月。殖民者吹嘘自己的成果——“处死了所有顽固抵抗的奸民,烧毁了他们的房舍,破坏了他们的种植园,对其在此之前对我们的残杀成功地进行了报复。”经过此番征服,荷兰人实际控制下的殖民地大大增加,大致包括大员南、北十五荷里,向东则约有行走一天半路程那么远的范围。
这些被征服的原住民部落,只能完全屈服于荷兰人的统治。在普特曼斯执掌权柄的时代,荷兰人尽显强盗殖民本色,台湾岛上血雨腥风,社会结构出现千年未有的变局。
荷兰人的累累罪行,以小琉球屠杀事件为最。
小琉球屠杀发生于1636年,这个事件是有前因的,要推溯到十四年前。
小琉球是台湾屏东外海的一个小岛。1622年时,有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金狮号”遭遇沉船海难,约有五十余人逃生登陆上小琉球岛。荷兰船员登岸后,与土番发生冲突,在械斗过程中全部被杀,当地土番也死了四十多人。对这件事,荷兰人一直耿耿于怀,只是由于兵力十分有限,政策重心又放在打开明帝国的贸易大门上,所以迟迟未发动对小琉球的报复。
1633年,普特曼斯在料罗湾海战中大败而归,率残兵败将讨伐小琉球岛。当地居民一哄而散,逃入深山老林,岛上的屋舍被侵略者全部烧光。即便如此,普特曼斯仍然不解恨。
1636年,在陆续征服大员周围的土番后,普特曼斯又一次把矛头对准小琉球岛。对于小琉球的居民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灭绝性的战争。
该年4月,一百名荷兰士兵以及约八十名归附荷兰人的土番乘船前往小琉球岛,登陆后抓获二十名当地土著居民。小琉球岛居民奋起抵抗,然而这是一支近代化的武装与一群原始部落的较量,力量绝不对等。当地土著居民又逃往山林之中,然而荷兰人要赶尽杀绝。经过两个月的清剿,“小琉球岛被我们扫荡一光,居民全被清除,有554人被我们运走,300人拒绝投降,情愿在饥饿、疾病、臭气等恶劣环境中死去。”被俘的554人中,有191名男女被运往巴达维亚,剩下来的妇女儿童送给了与荷兰人关系友好的新港人,男人则戴上铁链在大员等地当奴隶服苦役。
还有极少数的小琉球岛居民躲过搜捕,亡命于山洞丛林。殖民当局派三十名士兵驻扎岛上,不料又有三名士兵被杀。恼羞成怒的殖民当局再次派出三十名士兵以及三百名土番,对小琉球岛的幸存者展开拉网式搜捕,抓获三十人。这三十名岛上居民,只有一名小孩幸运活下来,其余二十九人全部被割去脑袋。屠杀后的小琉球岛几乎空无一人,一片萧瑟荒凉。
征服大员附近的主要土番部落后,荷兰人并不满足,要向更远处扩张其势力范围。虎尾垄是一个大社,约有三千五百人,比麻豆社还要大。对荷兰人的入侵,虎尾垄社是有所准备的,他们修有简单的防御工事。但面对三百名荷兰士兵以及一千四百名从各部落召来的土番战士,他们只能做象征性的抵抗。八百名虎尾垄社战士在火力猛烈的荷兰人面前,很快作鸟兽散,其中有二十二人被杀。相比之下,荷兰一方的损失微乎其微,仅有两名荷兰士兵受伤,三名土番兵死亡。
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荷兰人对土番各部落实施各个击破,而后又以拉拢、恫吓、威胁等方式用这些土番兵去攻打不愿顺从的其他部落。这是荷兰统治台湾的有力手段,这种手段在征服诸番的战争中,体现出巨大的杀伤力。荷兰人对虎尾垄社等土著部落的战斗力嗤之以鼻,轻蔑地称:“这些人是福尔摩莎(台湾)最易征服的人,他们的武器只有弓和箭。”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十七世纪,光凭勇敢精神,是绝对无法打赢一场武器悬殊的战争。
尽管虎尾垄人在武力的逼迫下,被迫将自己的土地权交给了荷兰人,但敌视之心并未消失。虎尾垄人的居住地是野鹿繁衍地之一,狩猎是该区重要的经济来源。对荷兰人来说,鹿皮是台湾最重要的贸易商品之一,他们每年要猎杀大量的野鹿,将鹿皮卖到日本等地。然而,虎尾垄人强烈抵制外来捕猎者,并造成流血冲突事件。
1638年底,台湾总督范德堡(johan van der burgh,第五任总督,1636-1640年在任)率领两百名荷兰士兵与一千四百名土番士兵,气势汹汹地闯入虎尾垄,要求交出凶手与破坏者。虎尾垄人不愿交出肇事者,推托凶手已经逃跑。范德堡对这样勉强的理由毫不理会,决心再次以血腥手段给虎尾垄人一个教训。他下令焚烧掉一百五十座房屋以及二百座米仓。这种暴行激起一些血性男儿的抵抗,但抵抗者无一例外,全部被处死。
为了加强对土番的控制,殖民当局推出两大措施:第一是宣扬基督教,第二是搞南北村社大集会。这两大措施意在缓和与土番的对立,消除其不满情绪与对抗心理,可是这并没有改变荷兰殖民者残忍血腥的本色。
1641年荷兰人开始新一轮的征服。
事件起因是三名荷兰人被杀,卷入其中的是虎尾垄社及西螺社。台湾总督杜拉弟纽司(paulus traudenius,第六任总督,1640—1643在任)不能容忍这种反叛行为,他派出一支四百人的军队前往镇压。同时,荷兰牧师尤纽斯召集十个村社共计一千四百名土番前来助战。荷兰殖民军发动对西螺社的进攻,尽管村民试图在田野阻击敌人,可是终究实力悬殊,在战斗中有三十人被杀,其余的人四散逃走。荷兰殖民者依旧延续“烧光”的残酷政策,焚毁西螺社一百五十座屋舍与四百座仓库,并砍倒村里的果树。这种可怕的政策使得逃走的村民即便在战争后返回,仍要面临没有住所、没有粮食的恶劣生存环境。
捣毁西螺社后,殖民军又一次开进虎尾垄社。
为了严惩这个极不顺从的村社,荷兰殖民者又一次将虎尾垄的生存空间破坏殆尽,烧毁四百座房屋与一千六百座仓库。备受打击的虎尾垄人不得不又一次屈服,他们将三名被杀死的荷兰人的头颅送回大员,并与殖民当局签下条约,其中有这么几条:归服荷兰长官与东印度公司;承认对荷兰人犯下谋杀罪;全力追捕肇事凶手;向荷兰人提供一切人员、给养和其他方面的援助。
解决了西螺社与虎尾垄社后,台湾总督杜拉弟纽司马不停蹄,率军讨伐太麻里。
征服太麻里的起因是威瑟领之死。
荷兰人盘踞台湾岛后,一直试图在岛上寻找金矿,探矿工作主要由威瑟领负责。1641年,威瑟领与几名荷兰士兵在台湾东部寻找金矿,途经卑南(今台东)时,被太麻里社民杀死。据说威瑟领是在被灌醉后杀死的,同时被杀的还有两名荷兰士兵。1642年1月,杜拉弟纽司拼凑一支三百五十三人的武装讨伐太麻里,其中荷兰士兵二百二十五人。
太麻里人埋伏在一条小溪的芦苇丛中,在荷兰士兵趟过小溪时,发动突然袭击。尽管这次突袭造成荷兰士兵一人丧生、五人受伤,但终究是实力悬殊,很快太麻里人的进攻变成溃逃,共有二十七人被打死。荷兰人跨过小溪后,继续向太麻里社进军。太麻里村社位于山上,社民们的抵抗颇有悲剧色彩,最后他们的家园遭到了与其他试图反抗荷兰统治的村社一样的下场,被殖民者一把火将房屋烧为灰烬。
然而在1643年的12月,趾高气扬的荷兰人在讨伐山猪毛社时,却遭到沉重的打击。
在此之前,荷兰人所发动的历次殖民战争,无一不是轻而易举地取胜,他们有理由认为这一次也不会例外。台湾总督杜拉弟纽司派出一支一百五十人的军队攻打山猪毛社,一同前往的还有一些被荷兰征服的土番部落。山猪毛社及其他当地住民拼凑起一支三千人的武装,出其不意地袭击殖民军,导致四名荷兰人丧生。
荷兰人稳住阵脚后,开始向土番的村社发起进攻。打头阵的包括二十一名荷兰士兵以及盟友搭加里扬人。山猪毛社民在武器居于劣势的情况下,使用近身肉搏战的策略,使得荷兰人的武器未能发挥远距离射击的优势。一战下来,九名荷兰人被击毙,搭加里扬人也死了十六人,负责扛运物资的后勤人员全部被山猪毛社民所抓获。
由于后勤队伍被抄截,弹药不足的荷兰人尽管逼近到村社,却无力发动一轮大的进攻。这次讨伐山猪毛社,荷兰士兵战死二十一人,其盟友及后勤人员死亡约五十人。另外还有三十九名荷兰士兵负伤。
尽管荷兰人很快又派出一支六十人的武装支援,可是山猪毛社的地形对进攻的荷兰人十分不利,这里山岭陡峭,道路难行,最终荷兰人被迫放弃,撤回大员。这也是荷兰人在台湾岛内发动殖民战争以来,第一次以失败而结束。
不过在接下来的1644年,荷兰人收获不小。
1644年9月,由指挥官布恩(pieter boon)率领三百名官兵,前往台湾岛北部,力图征服这一地区的原住民部落。北部土番部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将权力拱手让出。在全副武装的荷兰人面前,有三十个村社表示归服,他们派人进见布恩,献上大米、兽皮等,并表示将会前往鸡笼缴纳贡物。此外还有十四个村社虽然没有派出代表,但也表示愿意归服与进贡。面对强势的殖民者,弱势的一方毫无选择的余地。
为了确保大员与北部淡水之间道路的畅通,荷兰殖民者又在1645年征服沿途拒绝归顺的村社,总计处死一百二十六名抵抗者,并抓了十六名儿童,押往荷兰城堡内当奴隶。荷兰人的武力威慑最终也迫使南部的山猪毛社归服,尽管他们曾以自己的勇敢无畏让荷兰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荷兰人在台湾岛的殖民统治,实际上奠基于第四任台湾殖民总督普特曼斯,后又经范德堡与杜拉弟纽司两人延续前任的铁血政策,终于迫使台湾岛原住民屈服于外来殖民政权。千百年来以原始村落为基础的简单政治结构,终于被殖民政治体系所取缔。一直迟缓发展的台湾在外力的作用下,进入一个飞速演进的快车轨道。这个演进的过程,少不了血泪交织的悲惨故事。
电影荷兰杀手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荷兰杀手剧照,荷兰杀手hdbd高清版,荷兰杀手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荷兰杀手》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