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广州天气,热得有些过火,午后艳阳高照。叹着空调,只能做天下第一等好事,读书。刚读完李开复的《人工智能》,开读《奇点临近》和《腾讯产业森林:ai时代的创业密码》,蓓总送的书烧的是未来的脑;另外一边是南怀瑾的《列子臆说》、《五灯会元》,烧的是过去的脑。天太热了,脑子烧得有点糊里糊涂。
列子讲了一个偷盗的故事。齐国人国氏很富,宋国人向氏很穷,向氏就跑到齐国向国氏请教,怎么样才能发财致富?国氏告诉他,我善于偷盗,刚开始偷盗的时候,一年可以自给,第二年可以自足,三年之后就很富有了,以后就有能力四处施舍。
向氏听后大喜,可惜只明白为盗之言,而不明白为盗之道,以为真的是去偷人家的东西。于是,向氏开始大肆偷盗,不久人赃并获被入罪,原来的家产也被没收了。
向氏认为国氏骗了他,放出来之后就去兴师问罪。国氏就问他,你是怎么偷盗的呢?向氏如实讲了自己的惨状。
国氏苦笑着说,你太不懂“盗之道”啦!我现在告诉你吧,上天有不同的时节,大地有各种资源,我所盗用的是天时地利,用云雨来浇灌庄稼,存蓄水利,采集山货,猎取野兽,打捞鱼鳖,伐木建筑房子,所有资源都非我所有,而是来自天地,所以我盗天而没有倒霉。你偷别人积聚的财产,不是天地给的,被抓去坐牢,又能埋怨谁呢?
向氏以为国氏又在骗他。他就去请教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开导他说,你的身体难道不是盗来的吗?你的身形是天地之气和合而生的,哪个是你的呢?更何况一切身外之物,哪个不是盗来的呢?
其实,天地万物本来彼此不可分离,你认为可以拥有什么,认为什么东西是你的,都是你自己迷惑了。国氏所谓的偷盗,是盗用大自然,属公道,所以没有招祸。你的偷盗,是出于私心偷别人家的财产,当然会获罪。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公道或私心,或者非公非私,其实都是偷盗。公道公心,私道私心,皆是天地之德。如果懂得天地之德,那么谁是偷盗?谁不是偷盗呢?
故事引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在天地面前,谁人不偷窃?谁不在偷盗?谁不是大盗?谁不是小偷?也引发了正知堂的许多联想。盗亦有道,其道何在?
《黄帝阴符经》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相安。”
《庄子·胠箧》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庄子盗跖》“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义士存焉”。
仁义存而大道废。盗非盗?谁非盗?盗亦有道?
不告而取谓之偷,强而取之谓之盗。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万物盗取天地阴阳之气而生。世间万物则为人所盗用,虽然人类视之为天经地义,但确实也没经过天地万物的同意,所以称之为偷盗也不为过。反过来人也被世间万物所盗取利用,人客观上受世间万物所驱使,人为财死说得很形象,同时人也发明创造新的事物。天地人三盗确实皆得其宜。
猛然醒悟,ai时代就是盗取的时代,极力盗取一切差价,盗取一切私隐,盗取一切空间,盗取一切可以盗取的时间。公道公盗,私道私盗,无盗不欢。而人工智能无所不盗,竟是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合一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