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年导演周子阳的第一部长片《老兽》相继荣获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特别提及奖、最佳原创剧本、第54届台北金马影展最佳男主角等奖项。
影片讲述了在当下中国社会追求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得家庭和个体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社会的矛盾、家庭的矛盾、个人的矛盾不断地纠缠在一起,使整部影片更具悲剧性。
影片深入地探讨了中国男性的普遍困境,父亲角色的缺位、现代文明对游牧文明的冲击,以及无法割舍的男性尊严和长期失语的情感表达等,一系列元素叠加在一起最后演化为一场家庭的悲剧。
影片中老杨是一个复杂化的人物形象,他吃喝嫖赌不顾自己瘫痪在床的妻子,他把朋友交给他看管的骆驼卖给肉铺用来给自己的小情人买衣服,他也敢把给妻子做手术的钱偷来自己花,他和子女之间的矛盾最后演化为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解决。
然而老杨的身上似乎还有善良的一面,他把给妻子做手术的钱偷来给自己的朋友卢布森买了一头奶牛,他四处找人帮忙撤诉希望能把儿子救出来,他的身上体现着真正的兽性,倔强、无情、凶猛。
最终,在一系列冲突与挣扎之后,他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悲剧性的一生。从电影的整体基调来看,老杨这个人物形象不仅塑造的很饱满,而且在影片中充满悲剧性,在子女们眼里他是个混蛋,偷妻子做手术的钱,在朋友眼里他又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两种矛盾的元素叠加在一起,使影片形成一种强烈的戏剧张力。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正是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使得影片呈现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荒诞感,鄂尔多斯作为一个资源依赖性发展的城市,在鼎盛时期甚至经济达到全国地市级第一,老杨就得到了这个经济大潮的红利,他投资了房地产、餐饮业、当了大老板,一跃成为富裕阶层。
但是随着城市摊大饼式的疯狂扩张,资源逐渐枯竭,经济泡沫消散,老杨又重新跌落到贫穷的现实,而现在这座城市已经有了另一个标签—“鬼城”。
影片采用实景拍摄的方式真实地展现了鄂尔多斯颓败城市景象,一座座无人居住的高楼矗立在空旷的城市,人烟稀少的城市街道,老杨和朋友吉布森到一处烂尾楼小便,指着对面开发一半的公园感叹,这些都侧面反映着老杨的处境。
鄂尔多斯的经济神话既是这个城市的悲哀,也是当下整个社会的悲哀,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终究要走向失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这个大的社会环境改变了老杨的生活。
影片没有对老杨曾经富裕的生活做过多的介绍,只是通过人物关系的处理、台词的运用等来说明老杨曾经的辉煌,给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影片最明显的就是对老杨称呼的讽刺,去洗浴中心服务人员称他为“杨老板”、“杨总”,在麻将馆时朋友都称他为“杨老板”,还有邻桌拿刀讨债的妇女也侧面反映出老杨一代人曾经的辉煌。
?年轻时的老杨有钱有势,为子女出钱买房安排工作,还要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如今他老了却不再被需要了,就连他的小情人也要离他而去,他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儿女的累赘,也不愿意再去恳求得到子女的原谅,所以他选择了死亡作为自我解脱的方式。
影片把特定时代下的社会状况和家庭关系刻画的很到位,老杨的无奈也是那一代人共同要面临的,他是这个信仰缺失、价值畸变和观念转型时代的见证者,当然也是推动者和经历者,也正是这个社会的原因导致了老杨一代人的悲剧性。
老杨生性倔强、爱好面子、长期与子女缺乏交流也是造成他悲剧性的另一个原因,在影片中老杨这一形象给人一种老炮儿的感觉从来不服软,子女们将他关在地窖他拿起锤子就将锁子砸了;他在公交车上和售票员吵架时,一气之下从车窗跳下摔趴下;
他去问三女儿借钱被误会,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没钱请朋友吃饭,也要装出有钱的样子,老杨就是这么一个倔强的人,虽然人老了,却永远不会服输,他像一只与现实抗争的野兽,从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
影片中出现的几处意象极富隐喻性,老杨与好友吉布森在洗浴中心熟睡的清晨,老杨发现了一只被困在墙壁中的黑鸟,它的处境如同老杨一样在困境中挣扎。
此外“黑色”预示着一种神秘力量的降临,老杨将墙壁中救出的黑鸟放飞也呈现出不同的象征寓意,一方面将黑鸟放飞凸显出老杨对困兽境遇的救赎和渴望,另一方面,黑鸟也预示着老杨最后的悲剧命运。
如果说被囚禁的黑鸟暗喻着老杨寻求解脱困境,那么生病的骆驼、梦境中生病的白马也是进一步凸显老杨已经衰老的身体,以及导演对这个被文明冲击之下传统游民民族生存困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