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部君虽然有着广泛的动漫涉猎习惯,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仍未了解过的动漫内容的,
比如在近期的推文底部,粉丝留言推荐的这么一部动画《给桃子的信》,就是其中之一咯。
拾部君已经看完了,觉得剧情还是不错的,
但较比起先前推荐过的动漫,确实又让拾部君觉得像似缺少了一点什么,
至于是什么呢,拾部君会在这期推文的后面给出解答。
现在先跟随拾部君的脚步,来好好的了解了解这部动画先吧。
《给桃子的信》这部动画讲述了一位刚失去了父亲不久的小女孩(桃子),携同其妈妈一同从大都会搬迁到偏远僻静的港口城市(汐岛)生活,
随后在这座岛上,桃子意外遇上了从天上下凡到来的怪物(这些怪物是替桃子爸爸临时照看母女两的,等到桃子爸爸的魂魄升回到天上,他们的使命就会完成,并消失回去),
从陌生到熟落,从熟落到最终在众怪物的帮扶下,成功拯救妈妈于病危,兼且最后怪物使命完成,并离开桃子她们的这么一个奇幻故事。
郊野,小女孩,怪物生灵,奇幻旅程,咋初一看,这部动画给拾部君的印象就是宫崎骏笔下的《龙猫》,
不过它与《龙猫》的不同之处就在于,
宫崎骏的着眼点侧重在赞叹大自然的美好,描绘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面。
而《给桃子的信》的侧重点则在于描绘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心理成长。
所以就整部动画风格来说,《给桃子的信》是要更为侧向于拾部君在上期推荐过的《怪物之子》的,
也难怪粉丝们会在推文的后面留下,文章开头的那段荐影内容。
好吧,了解了《给桃子的信》这部动画的风格了,那么接下来拾部君就给你们解读这部动画内在的剧情故事吧。
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成长”和“一个完愿”。
在上面的剧情概述中,大家已经知道了桃子与妈妈一同搬迁到郊外城镇的事情了。
就在桃子到来汐岛这个小镇后,桃子的生活却出现了一个亚健康问题---结识不到玩乐小伙伴。
桃子虽然多次都有接触邻居小孩的机会,但都未能如愿玩到一块去。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孩子们存有的那种羞涩和胆怯的情绪。
尤其在“胆怯”这一情绪的作怂下,使得桃子并未能投身进汐岛孩子们最喜爱的“跳水”这一项玩乐中去。
没有共同爱好,也因为羞涩而不愿意主动搭讪,这就让桃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独自一人的苦闷在家中。
事情发展到这里,上文提到的那群来自天上的怪物就出现了。
面目狰狞的怪物们,确实使得起初发现的桃子萌生了惊悚害怕的情绪。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桃子发现怪物们也仅是长相有点不堪,间歇喜欢偷吃点蔬果而已,
其内在蕴含的情绪也是相当和蔼可亲的,
于是乎就一同玩乐到了一块,也一同历经了相当之多的冒险历程。
作为三个怪物老大的“岩”,长相十足一头拆了机械支架的科学怪人,
虽说耿直,但认真开来却又时能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作为老二的“阿川”,长相像极了摘掉了荷叶帽子的河童,
虽说品性奸狡讨厌麻烦,但内里却又是温柔和顺的,能够使出通过膀肛气体攻击敌人的绝招。
而通体发红,外形有点像指环王咕噜姆的老三“阿豆”,则拥有着一身不谙世事的品性,
初看起来像是蠢蛋,但在重要时刻又能够起到关键的提点作用,简直就是一位大智若愚的老人啊。
在他们的陪伴下,桃子经历了果园拱猪,海边游泳,以及在暴风雨肆虐下前去临岛找寻医生来拯救妈妈的冒险历程。
起初羞涩胆怯的桃子,也在这么一趟冒险历程中得到了心智层面的成长,克服了“跳水”的恐惧,
成功融入到了汐岛小朋友游玩群里去了。
至于先前提到的另一点“完愿”,则是指代桃子与其不幸逝去的爸爸之间的羁绊。
就在桃子爸爸离去的那一天早上,桃子就囿于爸爸工作繁忙而不能随同她们两母女一起前去观看乐队演出的原因,
而予以了爸爸这样一番憎恶的话语:
也正因为这件事情,在自打爸爸离去之后,桃子心头上方就一直悬插着一根痛刺---认为爸爸的死亡就是自己造成的。
此外,桃子爸爸在看到桃子如此生气之后,也曾尝试着去给桃子撰写一封道歉信,
可惜的是,日常论文顺手拈来的爸爸,在感情问题上却是哽咽了良久,
到了最后也就仅是留下了“致桃子”三个字,就匆匆忙忙外出公干去了。
父女两人都未能向对方阐述出心底里的那句“道歉”,这无疑就是《给桃子的信》这部动画所营造出来的最大的“情感遗憾”。
中间的过程,拾部君就不详细展开来说了,
基本就如同上面阐述“成长”的那部分内容一样,
与那三头怪物从陌生到熟落,并在怪物们离开之时,拜托他们捎上一封书信给到了已去的父亲,
而父亲也在随后的日子中通过另一种独特的方式,将续写完成的书信传递到了桃子和妈妈的眼前。
"一个成长,一个完梦”,看到这样的剧情设定,
想必大家都会不自觉的想起,近期大热的皮克斯动画《寻梦环游记》。
与《给桃子的信》这部动画相比对,这一部叙说主人公在亡灵世界历经波澜起伏的冒险,
最终得到心智提升,以及完成追梦音乐心愿的动画,
确实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异世界怪物”,比如同样是“为了释怀亲属的羁绊”以及同样是“让主人公意识到亲属的苦衷并学会了体谅”等等。
但在拾部君看来,《给桃子的信》这部动画的成品质量,还是与《寻梦环游记》存在着一些差距的。
这种差距,同样就出现在上述的“成长”与“完梦”的剧情安排上。
于《寻梦》来说,纵贯整部影片,故事剧情都是围绕着主人公在追梦旅程中的“执着”和“妥协”来开展的,
而于《给桃子的信》来说,让桃子克服“跳水”的恐惧,让桃子“完愿”与父亲沟通上,
这两件事情都只是作为故事剧情当中的“意外收获”。
难道不是吗?克服“跳水”的恐惧是在拯救妈妈于病危之际的过程中得到的心智成长而促就的,
而“完愿”与父亲沟通上,则是桃子在意外之下得知到怪物们能够通灵父亲灵魂的契机下,
兼且后来怪物们出于好心肠的情况下才促就而成的。
这一切的一切,属于主人公桃子的成长与羁绊,都可以归属到“意外收获”这里面去。
一个是“主旨习得”,一个是“意外收获”,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差别呢?
确实,用“是否与现实生活相接近”这一标准来评价《给桃子的信》的话,《寻梦》无可厚非是会被比下去的。
但相信经常观看动漫作品的你们,一定都知道这么一个道理:艺术作品实则就是对“现实情景”和“情绪”的“放大”表现。
之于荧幕前的你我来说,实在太过于“日常”,太过于“平述”,
无疑就会是一种与“放大”背道而驰的做法。
而经由这种做法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总会比对照着既定套路来创作剧情的作品,
少了那么一些,能够调动观众情绪的地方。
说到“套路”这一点内容,拾部君就不得不提及另外一件轶事。
在撰写《寻梦环游记》这篇动画推文的时候,就有一位网友在文章底部给拾部君留下了这样一条评论:
是的呢,皮克斯的动画确实一直以来都套路满满,
但这真不是“错”,而是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必须有”的设定。
兼且今年创作的这部《寻梦》之所以能够,在观众已经深对“套路”产生憎恶,
在“套路”这一词已然成为“贬义词”的今天,仍能收获到完全不下于《飞屋环游记》和《机器总动员》这两部动漫领域标杆级存在的影片的名声,
那就在于《寻梦》于套路之上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
如此,它又一次成功撩动了每一位观众的泪腺,再一次揽获了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所以于拾部君来说,《给桃子的信》是一部不错的动画作品,但在火候方面,又确实稍有欠缺。
不过,拾部君还是希望你们同样会爱上这部动画。
关注拾部次元公众号,回复“桃子”获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