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因拍摄了多部口碑及票房极佳的电影而被人们所熟知,他的电影里把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展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天才型导演,1918年出生的伯格曼,在 1944年就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之路。在他的绝大多数电影中,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看似狭小的空间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因此,他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也是“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
《野草莓》是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毕比·安德森主演的情感电影,于1957年12月26日在瑞典上映。同时该片获得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伊萨克(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饰)从医50年,现年已是将近八十岁的高龄,正准备在儿媳的陪伴下返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颁发。路上伊萨克顺道重游旧地,追忆往事。
伊萨克曾经和堂妹萨拉(毕比·安德森饰)有过美好的初恋,却因性格冷酷孤僻,以致他的兄弟乘虚而入。如今伊萨克坐在草坪上,忆起往昔,眼前浮现萨拉白衣飘飘的美丽模样。
伊萨克获得了光荣的学位荣誉,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对过往沉重的自省中,对于生命将尽的老人,这仿佛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
《野草莓》由伯格曼导演,单纯地从电影内容入手,无法将这部电影的魅力解读出来。所以,我今天会结合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并结合伯格曼的时间处理方式,进一步来解读他在电影创作背后的奇妙构思与情感表达。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结合自身的观影方式,分享三个电影中常用奇妙构思的情感表达方法。
他与生俱来的冷漠理智的性格,注定了婚姻的失败。伊萨克的妻子无法忍受冰冷的婚姻,寻求外遇。这样的家庭气氛,加上遗传下来的冷漠秉性,使得伊萨克的儿子不愿生小孩,和儿媳关系决裂。
那么电影中是如何体现“伯格曼”式人物性格构思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死亡与孤独使风烛残年的伊萨克陷入重重危机中,不但在与亲人的僵硬关系中步履维艰,还要夜夜遭受噩梦的侵袭;死亡的气息笼罩着他,像一团越收越紧的绳,以各种面目可怖的化身出现在他脑海里,仿佛正在吹奏不祥的序曲。
而孤独则使他不时遥望向一幕幕少年往事,父母的严厉与冷漠烙印般打在他身上,初恋情人莎拉的决然离去驱走了他心头仅存的温情,从此人生就是情感的荒漠。
之后,纵然一心习医的伊萨克成绩显赫,仍无法阻断这家族遗传病般的自私与无情再次降临,情感的缺失让他的儿子失去了爱的意愿,面临一样的困境。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在伊萨克的回忆里也几乎是空洞一片,仅剩下桌上摆放的爱人的遗像。
黑白的冷色基调将荒凉、神秘、阴冷一一凸现出来,心灵之间的隔阂由此显得深邃不可捉摸,犹如洒向林间的清辉,带给人寒冷彻骨的喟叹。
影片中采用两个截然不同的莎拉进行对比,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又充满反思。
初恋情人莎拉只出现在想象与梦境中,梳着古典的长卷发,奔跑的身姿如小鹿般轻盈,在采摘野草莓的时候被伊萨克不务正业的兄弟所勾引,于是移情别恋,坚决解除了与伊萨克的婚约。
现代女孩莎拉举止热情大方,混迹于两个喜欢自己的男孩子中间,是三人团体中的灵魂,常常在三角关系中举旗不定,她尊敬这个年老的医生,带领两个男孩把自野外采到的鲜花献给他,道别时在窗边为他弹唱。
前一个莎拉将年少的伊萨克损毁,后一个莎拉把救赎带给行将就木的他,分明是因果循环的一场轮回。
两个莎拉气质不同,但在伊萨克的思想里都年轻、美丽如一,这是他心目中永恒的女性形象,所以才会有梦境中刺痛人心的画面。年轻的莎拉与老朽的伊萨克并肩坐在树下,她拒绝了他,并以一面镜子增加回忆与现实间时光流逝的无情之感。在这个梦境中,莎拉虽然以初恋情人的形象现身,却多多少少加进了现代女孩的影子——在青春活力面前,伊萨克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的老迈,为此而羞赧,并将这种羞赧补充到被拒的疼痛中。
而本文开头那一幕,更是现代女孩莎拉化身为初恋情人出现在他的梦中,万物散发着祥和与温暖,伊萨克得到了解脱,但是七十多年的光阴付诸流水,他就要步入彼岸的国度了。此景纵然美好,冰冷的现实仍以不灭的姿态屹立在受损的心灵中。
影片中没有一对夫妻是琴瑟和谐的,不仅如此,伊萨克与亲人间的关系都很紧张。打从儿媳玛丽安(很优雅的女人)出场开始,人物关系就在亲近与冲突间呈现出弹性来。
儿子与儿媳间的矛盾是由二人气质基调不一致造成的,玛丽安向往上升的、充满光明的日子,而儿子宁愿选择灰暗、没有希望的人生,因此他说“你想要的是希望和创造新生命,而我,我只期盼那永恒之死……”。
这归根结底其实还是父子之间的问题造成的,儿子养成了伊萨克一般隐忍的感情,并因为父亲这不一般的赠与而“憎恨”他。儿子将他冷漠的血液继承下来,感到痛苦却无能为力,唯一希望的就是不把这血液再传承给下一代,所以不想要玛丽安生下孩子来。
儿子和儿媳之间虽然存在分歧,但相互的感情还是让他们无法分离。
半路遇上的那对夫妻却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互相打击挑衅,大打出手,男人像是染上了话痨,女人则游走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他们的出现无疑让伊萨克和玛丽安分别开始审视自己的婚姻。玛丽安借着言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而伊萨克通过梦境,让这对夫妻充当自己往昔行为的审判。
伊萨克的梦境揭示了自己婚姻中的隐痛,有关妻子的很多事情他都不记得了,惟有她跟别人偷情的画面历历在目(而且跟莎拉被勾引时一样发生在树林里),妻子疯狂的笑声跟路遇的那个精神崩溃的女人如出一辙,而这,足以说明伊萨克婚姻生活是如何的不幸了。母亲的古怪刻板,加上生命中另外两个女人的背弃,造就了伊萨克一生的悲剧。他因此说“我活着,但其实已经死去了”。
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时间的运用,值得当代众多电影人借鉴学习,在这里插一句李安导演的偶像就是伯格曼,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李安导演讲这个故事这么好的原因吧。片中以一个梦境贯穿全片。
伊萨克冷漠的性格和易于常人的理智造成了自己事业上的成功和生活上的失败,所以孤寂是对伊萨克最残酷的惩罚。另一方面是对死亡的恐惧,时间与成就水火不相融,人们用时间换取成就,但时间枯竭之际难免会对死亡有所恐惧,这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也是所有人都看的懂的这是电影技法和时间运用的结合地方。
首先人可以感受温度,触觉,气味,声音等众多物质的感受,却唯独少了时间的感官器官,在时间的定义上可以分为心理学时间和宇宙学时间(宇宙学时间好理解就是我们正常的时间计时,而心理学时间为扭曲的时间观念,每个人身上的时间是不同的,在不同场景的时间是不同的,比如老人一年如一月,在美女身边时间就会过的很快)。
没有指针的时钟就是抛弃了宇宙学时间计时法,取而代之的是心理学时间。伯格曼抛出一个没有指针的时钟就是把时间分离出来,把我们的时间转化至伊萨克身上,用伊萨克的时间来叙事。
其次,电影技法上,用没有指针的时钟可以作为一个寓意,在本片中时间是混乱的,没有时钟这个辅助机器,人就不知道自己身在那一条时空轨道之中,在片中回忆梦境现实的三方混剪,时间早已变得模糊以及难以理解,伯格曼索性用符号学的方式把时间观念从观众的头脑中移除,时间这个万物的主宰竟倒在伯格曼面前。
伯格曼对时间的掌握,已经成了世界电影的最高峰,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一代代电影人讲述着时间的故事。
《野草莓》是伯格曼的代表作,他的拍摄手法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绝无仅有的。片中使用心理蒙太奇,不仅把梦境和回忆带到了观众的面前,最让人欣喜的在于虚幻与现实的交融,这份灵感可能是来自于渊远艺术的传承。
画家喜欢把自己融入画中,例如戈雅之于《查理四世一家》,片中伊萨克与回忆隔空对话,梦境中与故人面面相续,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心理蒙太奇手法的教科书。
一部电影无论导演想要向观影者传递怎样的内容价值、生活哲思,都需要从视觉和听觉引发观影者的思考。能触动人们的大多非电影的逻辑,而是情感。因此,电影的情感表达的奇妙构思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没有系统学习过电影处理的我们,应该如何在观影时发现导演的奇妙构思,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导演及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下面将结合我的观影经验,结合《野草莓》中的情节,分享三个电影中常用的奇妙构思,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电影及导演所要表达的拍摄意义。
本片开头在黑暗的背景下,一声沉闷的钟声敲响的开头,给观众一种沉寂的感觉,是一种审判的尘埃落定,亦或是生命的终结或开始。
开头的画片通过一只狗做陪衬凸显的主人公,这种画面让观众一眼就能意识到主人公的存在,使观众对于画面有一种内心的平衡感。
导演在片子中营造了多个梦境,推动了叙事也表达了情绪,将抽象的东西物化,十分生动的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老人的内心世界。
在伊萨克的第一个梦境来临时,伊萨克不安的睡觉,这里给了伊萨克面部的特写,更表现了伊萨克的不安与惶恐。影片的照明采用了高反差基调。在进入梦境之前,影片采用的是暗光,把基调定在了压抑和黑暗之中。在进入梦境之后,处于阳光下的场景经过了一种高度的曝光,使整个画面泛出一种刺眼的白色。给观众一种虚幻的感觉,更符合了梦幻场面的不真实性。
影片在伊萨克看钟的时候,采用了主观镜头,增强了没有指针的钟的震撼性,更突出了表现了时间存在对于伊萨克的意义已经不大,他已经行将朽木没有期待没有梦想,生活已经定型,归于一种沉沉的死寂。伊萨克急促的躲进大钟的阴影里,光源被广告牌拦住,背光照亮面部,瞬间产生了莫名的恐怖效果,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不安感。
后面出现了一个断壁残垣的空镜头,使这个地方充满了浓烈的死亡气息,给观众一种空荡和恐惧的感觉。黑衣人的突然死亡以及面部的扭曲,意味着死亡随时会找到伊萨克,而棺材里躺着的伊萨克则是伊萨克对于自己终究难免一死的恐惧感,镜头分别给了棺材里的伊萨克和梦中伊萨克本人一个脸部特写,更突出了伊萨克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无助。
③用梦境音效看懂导演想要表达的奇妙构思
而对于这个梦境的音效也很精彩,沉默在这个怪异的梦中也被完美地运用着,以至于我们在此只能听见伊萨克脆弱的心跳声、沉重的脚步声、教堂钟声、灵柩车的撞击声、马的嘶嚎声和黑衣人倒地时发出的丝丝声。
每个沉默中的声音都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在伊萨克看表的片断,我们在背景声音里却只能听见伊萨克脆弱、不规则的心跳声,可以说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无法知道时间的恐慌加速了心跳,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对潜意识里自己的存在产生了某种莫名的恐惧。
这样的剧情安排其实就是运用了故事的奇妙构思,用物像,镜头,梦境这些构思,沿着导演的感情脉络,我们就会发现导演隐藏在电影里情感的蛛丝马迹。而这些导演隐藏在电影里的情感,其实就是导演自身隐藏在内心深处情感的呈现,理解这些就能更强烈感受到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
总结一下:
想要真正看懂《野草莓》,不能仅仅从电影的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如果单从内容分析我们只会看到导演想让我们看到的画面,那么隐藏在电影中真正有价值的那些奇妙构思的情感表达,往往就会被我们所忽略。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下我对《野草莓》故事之外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也结合电影,分享了三个看懂导演隐藏在电影中情感表达的奇妙构思。
国产剧野草莓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野草莓剧照,野草莓hdbd高清版,野草莓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野草莓》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